昨天下午接儿子放学,问他:“你今天累不累?”他愣了一下,说:“还行吧。”然后以一种稀松平常又不无炫耀的语气告诉我,他写的字进入了全班前八名,老师让他写字去参赛。后来又很凡尔赛的跟我说,做课间操的时候,老师把他提到第二排去了。“我就是随便比划两下,老师怎么就看上我了呢?”
儿子平时很少会讲学校里的事,除非是觉得很有必要讲,才会说一说。昨天会跟我说这些,大概是因为我主动问他了吧。
为什么会问他累不累呢?是因为前不久的一个电话,以及近日的一些思考。
某日中午,突然接到儿子的电话,他借用别人的手机打来的,张口就问我:“你今天上班累不累?”我说挺累的,一直都在忙。他又叮嘱我中午好好休息,保重身体,然后就挂了。我当时还有点懵,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打电话关心我?后来想起来,早晨送他上学的路上,曾经说过,自从元宵节过后,每天都忙个不停,已经四个周没有好好休息了,好累啊!原来他把我的话记在了心里,所以中午才会打电话关心我。想明白以后,觉得特别感动,心里暖暖的,像枷锁一样的疲累霎时就消散无踪了。
当别人问你飞得高不高、远不远时,只有儿子关心我飞得累不累?
近日开始写亲子日记,我在想要写点什么时,又想到了这件事。于是反思自己,儿子都懂得关心我累不累?我为什么从来没有问问他呢?毕竟他也曾说过作业很多,压力很大。
记得儿子刚上学时,每天接他放学,都会问一句“你今天开心吗?”后来,随着儿子慢慢长大,这句话就不再问了。现在,我想我该每天问问他“今天累不累”了。
自己上小学的时候,是比较轻松的,所以一直以为比起中学生,小学生不算累。但仔细想来,其实他们比我们当初负担重得多。我们上小学只需要学好语文数学两门课就可以了,他们还要学英语、科学、道法,时不时还有手抄报、书画展、征文比赛、课间操比赛等等。我们放学就回家,他们还要参加课后服务。相比之下,确实要比我们当年累得多。
记得有一次和朋友聊天,抱怨儿子在家和在学校完全就是两种状态,在学校恨不得连课间10分钟都用来写作业,回家就只想玩。她说:“我有一天晚上忙完已经九点多快十点了,就要睡觉了,有个当事人给我打电话问案子的事情,心里很烦躁,说我不是跟你说过三遍了吗?然后强忍着又说了一遍。挂了电话之后,女儿说是不是觉得很烦很累?我每天也是跟你现在一样的感觉。其实孩子们在学校上了一天学,也很累。”那时我才发觉,我以为他们不累,也仅仅只是我以为罢了。
问候一句,你今天累不累?也许能够更加贴近孩子的心灵,与孩子产生共情,达到零距离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