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差阳错,万分感谢今天要去学习,心里十分期待,一大早5点多从家里出发,坐车去临沂学习。因为这次讲课的都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数学明星们,也是我的偶像们。大约7:15左右我们就到达了临沂第四十中学。8点钟开始了今天的快速充电。
今天为大家执教的老师有讲道理的数学老师罗鸣亮、还有主张独立思考,探究质疑,合作交流和自我反思的黄爱华老师、全国知名数学教师强震球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周卫东。每一节的设计都让人大为震撼,意犹未尽。专家们在设计课的时候没有过分的体现花哨的课堂环节,但是每一节课的设计都是那么自然巧妙,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拼命”学会,一点点慢慢的探究出来,而不是老师一味的填鸭式的教会孩子什么。专家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不轻易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轻易告诉大家。而是学会运用适当的语言,点到为止的提醒和引导。直到孩子们自己出答案,我们平时的课堂当中忽视了应该如何让孩子学。每每到学生需要真正去探究和表达的时候,我们总是各种担心而心急的把正确的答案直接告诉他们,剥夺了他们思考的机会和他们表达的机会。导致了这种教学内容浅表化,学生思维惰性化,知识结构碎片化的恶性循环。强震球老师告诉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更加重视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审题等教学策略的意识,而不是直接的让孩子通过题形的模仿—类型的强化-—技能的操练这样的模式。要想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把老师的脚步放慢,把上课的节奏放慢,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听一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多给孩子创造一些表达的空间。让问题真真正正的自然而然的生成,然后让孩子通过动手操作,推理验证等方法把结论自己归纳总结出来,刻骨铭心的记在孩子的心里,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周卫东老师为我们讲的圆的周长,这一节课让我觉得非常震撼,普通老师在面对一项一项问题,当孩子出不来答案的时候,可能会直接告诉孩子,但是周老师没有,而是耐心的一点一点的让孩子们发现圆的周长可能和直径和半径有关,然后通过实验操作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寻找出验证的方法,再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并且确定了他们的取值范围,通过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测量出圆的周长,然后再结合专家对π的精确范围,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让孩子经历了猜想—推理—实验的步骤。让孩子们把这个公式牢牢掌握。这是我最最佩服专家们的地方。
名师,我的星⭐。我追逐的偶像!是你们照亮了小学数学的前行路……你们是北极星,引路人,感谢带我们前行。
下午回到家,十分欣慰,离开妈妈的大宝,每周一题也在爸爸的帮助下录制完成了,作业也都完成了。看来我平时确实包揽的太多了,以为这个录题除了我别人不行。以为好多问题都是没我不行。真是高估了自己的本事,低估了别人的水平。以后我要学着放手,之前我在家很多打卡都得晚上进行,今天是最早的一回。给大宝点赞。主动学习写作业方面,特别自律。加油,无论结果如何,这个过程我们要认真对待。让我们一起在学习的路上边走边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