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曾说: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 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
在人生的这趟旅途中,也许一路颠簸坎坷。也许一路坦途,风清月明。但无论怎样,人这辈子,先要安顿好自己的内心,心定了人生也就慢慢顺了。难时宽心有人说:每个人的生命当中,都会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我们都会遇到一段静默、难捱的时光。生活的刁难,并不是要将你打入谷底,而是要你更加从容不迫。
明朝正德元年,武宗朱厚照不理政务,宦官刘瑾独揽大权。因得罪刘瑾,王阳明被杖四十,并被贬到偏远的贵州龙场,担任驿站的驿丞。与此同时,他的父亲王华也被贬调到南京。途中,刘瑾派人追杀王阳明,他冒险跳水自杀,避过一劫。最终,他来到贵州龙场,开始了他的新生活。龙场是一个尚未开化,处在万山丛中的地区。然而,王阳明没有灰心丧气。他尊重当地的风俗,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当地人民,赢得了民众的爱戴。在龙场的小阳明洞里,他琢磨周易,对《大学》的核心思想有了全新的理解。他通过教诲龙场的学生来传播他的思想。这个时期,史称“龙场悟道”。阳明先生始终认为:把心放宽,才能时常快活,这便是修行功夫。
其实,人生说到底是一趟有来无回的旅程,有时候我们活得这么累。都是因为心里背负了太多往事。在人生的旅途中,成功只是瞬间的,而失败则是生活的主旋律。面对失败,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有的人因此沮丧消极,而有的人却能够勇敢地爬起来,继续向前迈进。把心放宽,把脚步放缓,人生自然而然会变得豁然开朗。顺时守心都说逆境考验人,其实身处顺境,才更见功力。逆境时是明枪,而顺境则是暗箭。人生最难的,不是绝境逢生也不是转危为安,而是顺境时坚守一颗初心。
曾国藩是众所周知的书画收藏家,自然对王羲之的墨宝更是珍视无比。在担任两江总督时期,有一个县令就送给他一副王羲之的真迹。但曾国藩却深知这幅字的珍贵,说:“这样的宝物,我不敢妄自取得。”于是他让差人把字退还给县令。在清政府时期,官员们常常因为贪污受贿而大发横财。然而,虽然曾国藩在官场上势力强大,却没有积累过多财富。他的儿子甚至需要借钱给家人看病。正是因为曾国藩一生保持良好的人品和坚守内心的原则,最终成就了他的一番事业,被誉为“半个圣人”。
顺境比逆境更考验人心,顺境之中人往往会高估自己,迷失自我。只有在顺境中守住自己的心态,保持冷静,才能走得更加坚定和长远。无论走得多远,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守护自己的内心,是我们人生成功的关键。忙时定心古人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而适当的停下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内心保持平静的状态下,才能够更好地应对问题并解决它们。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是需要通过不断的修炼和培养才能够实现的。只有遇事沉着冷静,从容应对,有条不紊,方能成事。
在三藩之乱期间,清军主力与吴三桂的部队进行了激烈的决战。而城中百姓则担心不知道战况如何。然而,一向勤政的康熙皇帝却不同寻常地选择在危急关头前往景山游玩。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满和质疑。但康熙并不担心,他说:“危急时刻,大家更会关注皇帝的所作所为。如果皇帝能够保持冷静,甚至有心情去娱乐,那么忠诚的大臣就能够安心,而那些心怀不轨的人也就不敢轻易妄动了。”
大多时候,事情能否成功,心态很重要。所谓欲速则不达。心里越是急于求成,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人生就像练书法,字要一笔一划地慢慢写,路要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行稳方可致远。只有保持冷静、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情,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做事有章、做好每一个细节。真正优秀的人,并不会在面临紧急事态时表现得急躁、慌乱。相反地,他们会保持沉着冷静、有理有据,仿佛内心澎湃如雷,但面容却平静如湖水。
闲时养心《菜根谭》中说:“忙处不乱心,须闲处心神养得清。”闲暇时怡养内心,方能在繁忙时平静从容,治愈那些忙碌生活带来的混乱和疲惫。人闲着才更需要丰富自己的内心。内心荒芜,生活就枯燥,耕种心田,日子才能有滋味。闲要闲出滋味,闲出乐趣,而不能闲出毛病。
尽管苏轼一生几乎都在忙碌奔波中度过,但他始终重视闲逸之道。无论现实环境如何,他都极为注重以闲逸来修养身心。当被贬黄州,任命为无足轻重的帮闲小官时,他顿时变得空闲起来。尽管是无奈之闲,但苏轼并没有感到悲伤或失落,他以一种闲适自适的心态,让内心平静而丰盈。他专心静气,抓住闲暇之余的乐趣,筑水坝、种庄稼、建造“雪堂”赋闲时,他会在“东坡雪堂”中凝神静思,吟诗作文。正如他的诗中所写道:“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可见,苏轼所追求的闲逸,不是毫无目的地荒废时日,也不是忧虑不安焦虑万分。而是怀着一颗宁静淡泊的心,积蓄能量,将人生的低谷转化为辉煌。 有句话讲得好,一个人怎样度过闲暇时间,就会有拥有怎样的人生。正是苏轼懂得了闲适之道,巧妙运用闲暇时间,从而创造了非凡的人生。
▽佛语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枝花朵能窥见一个世界,一片叶子能代表一颗菩提。 人心,亦是如此。 即便是一颗小小的心,也足以左右我们人生的方向和结果。心态决定生活,也决定了人生的轨迹。同样的处境,同样的遭遇,不同的心,活出来的人生是不一样的。生命,就是一场修心的旅途。把心安顿好,人生也就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