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3.23号星期四晴亲子日记第443篇
孩子在犯错之后,不敢勇敢承担或者是推卸责任的行为,会让父母感到相当的恼火与困扰。如何让孩子勇于承担过错,或是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是培育孩子自主性与自律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历程。
一九二二年七月四号美国国庆日前夕一个十一岁的美国男孩儿搞到了禁用的烟花爆竹其中一种威力特别大的爆竹叫“鱼雷”。一天下午,他到一座桥边,朝桥边的砖墙里放了一个鱼雷,一声巨响,引来了警察。他被带到了警局,因违反禁令要罚款14.5美元。14.5美元在当时是一笔大数目。这个男孩儿没办法,只好回家找爸爸。爸爸问:“鱼雷是你放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罚款我先替你交上,但这钱是我借给你的,一年之后还清。”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男孩儿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4.5美元,还给父亲。这个男孩儿长大后成为了美国的总统,他就是里根。
在中国的父母看来,李根的父亲做法似乎对孩子太残酷。然而,后来的里根回忆说,正是父亲的做法使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应当要求孩子勇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管孩子有什么样的过失,只要他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要让他勇敢的面对,不能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越俎代庖。比如,孩子损坏了别人的玩具,父母应要求孩子去帮助人家修理或者造价赔偿,孩子一时冲动打伤别人,父母应要求孩子登门道歉,孩子早晨磨磨蹭蹭上学要迟到,父母也不用着急忙慌的送他,让孩子去面对老师的批评好了。
如果发现孩子做错了事儿,父母可以表达自己的怒气。比如说。花瓶被谁打碎了,我很生气!”但不要说:“这是谁干的,如果让我知道是谁干的,我一定给他好看!”这种话针对做事的人来讲,而不是针对做错的事,违背了对事不对人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