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教学勇气6
燕子

教学总是发生在个人和公众交汇的地方,而且如果我想要搞好教学,我必须学会站在对立事物的交汇点。

这句话放到小学教学中,就是告诉我们学会抓住知识与学生理解之间的那点鸿沟,并给他们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同样的,这也是父母辅助教学的难点。网上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为了学生学习,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辅导学生的痛苦视频,有生气到心脏病的,有拍手拍到骨折的,还有到处请教的。我认为,此类现象的出现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认知不理性,另一个方面就是家长无法抓住学与教的交汇点。

学与教的交汇点,在不同年级学生身上又有不同的体现。比如,一年级的学生,理解力弱,见的事物少,有很多大人习为常的事物对他们来说从未思考过,比如有家长就老问我:我讲了半天他咋一句都不懂,怎么那么笨啊,脑子怎么不拐弯啊;二年级的学生呢,理解力提高了一点点,但生活经验还是少,别的数学问题还容易理解,遇到时间问题就彻底蒙圈了;三年级的学生理解力有所提高,却无法形成完整的抽象能力,对于图形的题和抽象问题无法深入领悟:四年级终于有点抽象思维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又提到了一定层次,不深入思考很难真正学懂;五年级更是把所有抽象问题和几何问题来了个大满贯,让学生应接不瑕;六年级需要知识的总结和深化,全面有序思维被提上日程,所以,家长没有经历过深层次思考,是无法跟进辅助的。

此外,每个学生的学与教的交汇点是不同的,有些同学思维敏捷,一点就通,所以这样的学生学会原理做题便可得心应手。有些同学思维发应慢,但学到手的知识就很扎实,此类学生便需要耐心解答他的每一个看似很简单又非常必要的题目,如此做才能让他全面深入掌握知识。还有一些学生呢,理解能力弱,需要通过练习辅助明悟,此类学生就需在练习时发现他的弱点及时指导才能达到学习效果......

所以,学与教的交汇点,才是老师多年经验积累的结晶。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957661
推荐日记
《陪伴》
《可算是爱心馒头》
《周五》
《亲子日记之第330篇》
《日记第九天》
《亲子日记》
《月考》
《2023.3.23收获满满的一天》
《坚持》
《阅读打卡第40天,《老人与海》已读第2章(2023.3.24)》
《 【7】要学会换位思考》
《手抄报》
《3月24日》
《3月24日》
《亲子日记第十一天》
《【二年级一班张金润】2023.3.24 星期五 亲子日记第41篇′》
《“亲子日记”0038》
《明天会更好》
《周五》
《亲子日记第三篇(23年3月24天气阴)》
《可宝的要求很简单》
《《乱发脾气》2023年3月24日 星期五 第377篇》
《3.24第三篇》
《饭后小手工》
《176篇 随手记》
《亲子日记——时间过得好快》
《亲子日记~379篇》
《教学勇气6》
《2023年3月24日 星期五 多云》
《第262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