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家长抱怨:“孩子做作业要大人守着,手机一玩一整天,睡觉、吃饭、上学都得催……总之,大事小事,都得大人看着,否则,别指望他能自己做好。”其实,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制力的表现。不止孩子管不住自己,大人也是一样:想减肥,管不住嘴;想运动,迈不开腿,想早睡,却一直躺在床上刷手机……西奥多·罗斯福曾说: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可想而知,一个人的人生高度跟自律密切相关。对于孩子来说,自律与专注力同样重要,没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很难完成自己设下的目标。 心理学上有个特别有名的棉花糖实验,让4岁的孩子待在一个房间,告诉他们,棉花糖可以随时吃,不过,如果等到实验人员回来再吃,就可获得更多的棉花糖。 实验开始,有的孩子立即大口吃掉;有的坚持了一会,最后没忍住;有的孩子不断用唱歌、自说自话的方式转移注意力,坚持到最后,得到了更多棉花糖。实验结束后对这些孩子跟踪调查发现,能坚持的孩子明显比其他小孩更优秀,更受人欢迎、工资更高等等。而那些立即吃掉棉花糖的孩子,人际关系较差、不善于应对压力、注意力不够集中……自律的人各有各的幸福,不自律的人痛苦却大同小异。每个人都有惰性,孩子更不例外,早上想赖床,看到玩具就想要,看到零食就想吃,喜欢玩不想写作业……和他们说自律,似乎很难。不过,这并不代表父母可以忽视孩子的自律能力。没有天生就自律的孩子,需要父母从小培养。自律成就精彩人生村上春树不仅是小说大师,也是一位“生活大师”:他具备强大的生活管理能力,能够将自己的灵魂、肉体调试出最佳的状态。村上春树典型的一天,是这么度过的:“清晨五点起床,晚上十点之前就寝。一天中,身体机能最为活跃的时间因人而异,我是清晨的几小时。在这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重要的工作。随后的时间或是用于运动,或是处理杂务,打理那些不必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日暮时分便优哉游哉,不再继续工作。或是读书或是听音乐,放松精神,尽量早点就寝。”这样的自律的生活他维持了三十年。总有人自己制定了计划却坚持不下来,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成为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请告诉孩子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早早选择了安逸,自律让人自由,你的自律的程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