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下面纪伯伦的这段话,我的眼泪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因为这些话让我想起了武校长第一堂课的内容。通过亲子关系那堂课,给自己有了一个更清晰的定位,也审视到自身的很多问题。下面这篇小文是我今天学到的,非常走心,分享给大家。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纪伯伦
一切是从有了孩子那一刻开始发生的。当肚子里有了一个小生命,我们开始留意街上和我一样的孕妇群体,开始关注奶粉的品质,开始了解婴儿服装的品牌、比较各款婴儿车的优劣……
当这个小生命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开始关注他为什么哭,为什么笑,什么时候长牙,什么时候爬、什么时候学走路,对照生长标准看看他有没有在每一个阶段都达标……
然后,慢慢地,学习育儿知识,关注他的情绪、了解他的心理,尽可能为他选择好的学校……
每一位父母,当我们的生命和孩子相关的那一刻起,一段伴随孩子(其实是由孩子引领)的内在成长之旅就展开了……
在这段因爱孩子而开启的路途上,刚开始我们可能“煞费苦心”地在研究教育、研究孩子,但随着一步步的深入,你终将发现那个秘密:原来,我们才是孩子成长的根本环境、最重要的因素。
我们有多大程度的自省、多深程度的感知生命、多高程度的精神发展,将构成孩子成长的空间大小。
所以,被孩子潜意识里吸收的是他们身处的环境,对成人来讲,也就是:真实的我们是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
为人父母、为人师长,教育的里程,其本质是我们自我修行成长的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