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教学勇气》第三章节的“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悖论”内容时,对“悖论”一词有了更深的理解。“悖论”的意思从字典中可以解释为:可以同时推导或证明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的命题或理论体系。这其间的两个矛盾是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悖论本质上是思维的内在矛盾,在实践中常常隐含着变革倾向。课堂教学是学校的基本活动形式和任务载体,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悖论问题,对于深入理解课堂教学、完善教师教学活动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节作者帕尔默结合六个悖论内容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把高深的理论落在课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悖论的本质特点。
这六个悖论实践是我们课堂中经常出现且需要恰当把握的现象。反观我们的课堂,我们是否把“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做到了以书本为局限,又开放在课外。是否在传递已有知识、掌握标准答案方面都非常擅长,但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脱颖而出方面,我们就不那么擅长了。在课堂上,我们是否把给出问题放在了学生提出问题的前面,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对于每天在课堂发生的、学生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特点,我们是否在保护它,维护它,尊重它,从而促进它更进一步地、更积极地发展。
读了本章节的内容,悖论原理内容深深撞击着我的心灵,批判着我的教学现状。今后,我会沿着这六个悖论去思考领悟,就如文中所说:悖论原理没有提供与教学对应的理论。但是如果这个原理适合真正的你,它就能对任何水平的教育以及任何学习领域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