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哭了。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哭泣是不接纳的,父母内心会升起一个念头“你快别哭了”,继而采取一些行动,想要立刻把孩子的哭泣止住。
父母们常用的方法是什么呢?萝卜加大棒。
要么是给诱惑:“来,给你糖”“带你去吃麦当劳”“不哭了就给你贴一朵小红花”;
要么是给惩罚:“你还哭,再哭我揍你了啊”“再哭我不要你了啊”。
父母通过种种内隐或外显的行为,试图操控孩子。
但如果这时,父母能够反观自照,去想一想,为什么我对孩子的哭泣会有那么大反应?为什么我有那么强烈的冲动要去把孩子的情绪掐灭?
他往往就会发现,他的童年留有相关的创伤——曾经他哭泣的时候,他的父母也是不允许的,他表达愤怒、悲伤的时候,他的父母也是不允许的。
所以他在幼儿时期形成了一个信念——哭泣是不对的,愤怒、悲伤是不好的——心理学中称之为“幼儿决断”。
正因此,他长大做了父母后,会去打压孩子的愤怒、悲伤,会去阻止孩子的哭泣。
一位心理学家说:“当你孩子的行为你不能接纳,代表你跟你原生家庭的问题迎面相遇。”
我们在每一次跟孩子或他人的互动中,看到那些我们不接纳的东西时,只要我们愿意反观自照,都会看到我们曾经的伤痛、生命的课题,在那里等着。
只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向内看,去修通自己的生命课题;只知道向外求,通过操控别人、改造别人,来转嫁自己的焦虑和痛苦。
如果能够向内求,通过学习使自己的接纳度打开,你慢慢会发现,看孩子的行为越来越舒服,没有什么想去操控和改造的了。
所以说,孩子其实是来度父母的活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