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么样才能摆脱非此即彼思维方式的控制呢?怎样才是"全面的看待事物",不是放弃那些曾有益于我们的、有辨别力的逻辑,而是去发展一个更广阔的、支持着优秀教学所依赖的联系能力的心智习性呢?在一定的情况下,发现真理不是靠非此即彼的割裂世界,而是靠即此即彼地拥抱世界,在一定的情况
下,真理是表面对立事物的似非而是的联系。如果我们想认识那一真理,我们必须学会把对立事物作为整体来拥抱。两种需求彼此对立,构成了一对很大的矛盾,一旦拆开分离,原本都赋予生命活力的两种存在状态就蜕变为它们自身的亡魂。
教育世界充满了被分离的悖论:
1.我们把头脑和心灵分开,其结果是头脑不知道如何去感知,而心灵不知道如何去思考。
2.把事实与感觉分离,其结果是:如今使世界冷漠和疏远的冷酷事实和把事实降低成跟着感觉走的盲目情感。
3.把理论与实践分离,其结果是:理论跟生活无关,而实践也未得益于理论。
4.把教与学分离,其结果是:老师只说不听,学生只听不说。
辩证式的思考需要我们接受与对立面相联系的世界观,以便我们能够清晰完整地看待世界。这一观点既不带有冷眼旁观的现实主义特征,也不带有天真的浪漫主义特征,而是两者创造性的综合。当我们整体地思考世界,我们在世界中开拓了生命力,也在我们的学生和我们自己身上开拓了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