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读了一个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明白。耳濡目染,近朱者赤,环境对孩子的成长真的很重要。
孟母三迁
孟子幼年丧父,养育孟子的责任就全部落在了母亲的身上。圣母是一位勤劳又有见识的妇女,丈夫死后,她靠织布帮人家洗过活。
孟子小时候贪玩不好好读书,当时他家住在墓地附近,他便常常和小朋友到坟场玩耍,看到人家埋葬死人,他就和小朋友学着样子玩抬棺材、挖坑这类游戏。孟母见了认为这个地方对小孩子的影响不好,就搬了家。
这次孟家搬到城里街上住,家附近是一个屠宰场。孟轲住到那里后,又和小朋友玩起做买卖、屠杀牲畜的游戏。孟母见了很不高兴,决定再次搬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搬到了学宫旁边。学宫里进进出出的都是些读书人,文质彬彬,有时学宫里还举行祭祀,纪念那些逝去的著名学者。孟轲耳濡目染,受其影响,也带着小朋友玩行礼的游戏。孟母见了,这才放下心来。从此,孟家就居住在那里。可见,孟母在教育儿子上是多么煞费苦心,同时又表现出孟母的远见卓识。
孟母还很懂得教育方法。蒙轲长大一点,便就学于子思门下,但读书不用功,有一次竟逃学提前回了家。她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早回来,诧异的问:你已经学好了吗?
孟轲回答:没有!
孟母拿起剪刀把织的布剪断了。孟轲紧张的问母亲为什么要剪断布?母亲说:你中途停学和我中途断织是一样的事。君子只有经过学和问,才能有广博的知识,以后一生做的事情才能顺利,避免祸患。现在你每到放学就跑回来,将来怎么能有出息?好比我们家是靠我织布生活的,现在我把织布机上的布剪断了,吃饭和穿衣的来源也就都断了。
这件事给孟轲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此,他下决心刻苦读书,后来成为著名的儒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