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扫墓祭祖、踏青、插柳、游乐、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斗鸡、蚕花会等都是清明的习俗。
记得小的时候还有“撞鸡蛋”的习俗。每到清明这天学校组织小孩子们在这天将煮熟的鸡蛋互碰,谁的鸡蛋先破,谁就算输了。孩子们都会纷纷拿着自己家煮的鸡蛋逐一碰撞,图个好彩头,看谁的鸡蛋硬。如果哪个小朋友的鸡蛋皮结实,把另外的鸡蛋撞破了,那这个小朋友今年就会长得又高又壮。
如今“碰鸡蛋”不太常见了,于是决定让孩子们带两个鸡蛋来学校,让他们也感受一下我们小时候的快乐。
先和孩子们普及一下清明节的习俗,又查阅资料为什么清明有吃鸡蛋的习俗:
①清明吃鸡蛋,取清白之意,清清白白做人。
②清明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打碎鸡蛋壳,吃下,象征“脱壳”预示生命更新,子孙出人头地。
③民俗认为,清明吃鸡蛋,年年都有好身体。
④先秦时期有些地区有着禁火习俗,煮熟的鸡蛋营养很高,是度过这一时期的粮食储备。
⑤清明吃鸡蛋源于古代的上汜节,求孕育结婚,现在的意义也象征着圆圆满满。
接着让孩子们装饰了一下自己的鸡蛋🥚,鸡蛋装饰好开始了今天最重要的环节——碰鸡蛋🥚孩子们开心极了,拿着自己的鸡蛋跃跃欲试,准备瞄准对方最脆弱的地方使劲一碰,碰完鸡蛋立马查看自己的鸡蛋是完整还是碎裂。随声望去一个孩子一碰三尺高,脸上漏出了开心的笑容,不用说这个孩子胜利✌🏻了,再看看失败的同学,一下泄了气,灰溜溜地走了。。。。。。
看到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我也加入其中,孩子们开心的拿着鸡蛋🥚跑到我面前“老师,我来和你碰。。。。。。”“老师,我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要来碰我的鸡蛋,我也来者不拒,接受挑战!几轮下来,我的鸡蛋也败下阵来。既然鸡蛋壳破了那就开始吃鸡蛋吧!孩子们开心极了~
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容,让我不禁感叹,这才是孩子们的天性,“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本生就是一张白纸,作为老师、家长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塑造这张白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