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来历
据传说,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面临死亡边缘。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口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时,随臣介子推走到偏僻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给公子煮了一锅肉汤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公子发现自己喝的肉汤是介子推割下自己的肉而熬制,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军。历史上的晋文公是也。继位后重赏了当初和他一起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封赏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让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鄙视邀功讨赏。然而介子推打理好行装和母亲一起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和母亲已经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谈何容易。随臣献计,从三面放火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了绵山也没找到介子推的身影。熄火后,才发现介子推已经背着老母亲,在一棵老柳树下身亡。入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清明节其实是感恩的节日。
海钰今天心情不好,可能数学考试的原因, 准备送给老师的鸡蛋了也没送,下午又拿回来了,心意终究败给了行动。为了哄孩子高兴,晚上和孩子一起染了红色、绿色、黄色、紫色的鸡蛋,海钰还自己画了恐龙蛋、草莓蛋,孩子的快乐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