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3日晴星期一(第929篇)
让孩子学会自律,从而约束自己。
所谓自律,就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负起自己该肩负的责任,并且还不会给他人增添麻烦或负担。很显然,自律的人对时间的利用效率会非常高。
家长会希望孩子能够养成自律的好品德。在心里也向往着孩子能够不用我们操心,将自己的时间都高效的利用起来,能够自行学习,发展兴趣等。
如何能让孩子意识到时间的宝贵,让他自己感觉到如果不努力,不专注,那么时间就相当于被放弃了,再也找不回来,这样是无比可惜的。
一,给孩子立一些规矩
在学习方面没有特别的事情,就一定要先写作业。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要保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在生活方面分配了孩子要做的家务就要认真完成,不能边做边玩。
关于你和孩子约定好的这些规矩也要交代清楚。提醒孩子不可违反,督促孩子行动起来。
二,教孩子控制自己的行动
孩子对于自己的行为并没有太多的考虑,他可能只会关注眼前的感受,而忽略了自己某种行为背后给未来带来的不利影响。
我们要教孩子控制自己,可以让他从几个方面来入手。
先是在大脑中提醒自己,我要认真,如果发现自己走了神那么就要大声说一遍,我不能走神,假如还是不能控制好自己。就写一些严肃的语句,贴在显眼的位置作为提醒。
还可以有更深层次的引导,那就是和孩子聊一聊,如果他不够自律,将会给自己给周围人带来怎么样的影响。让孩子意识到这里的厉害关系,也许他的行为就会有所收敛。
三,让不够自律的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总有孩子觉得自律太严肃了,他会偷懒,钻空子。有时候也会和我们抱怨,用得着那么紧张吗?不就是懒了点。对于这样的孩子,只是单纯的说教,训斥是不行的,因为他内心深处对自律没有更好的认识。
我们不如来引导他自己体验一下,让他自己体会应不够自律而带来的种种后果。
比如本来该好好写作业,作业做完之后,我们就可以带孩子出去玩了。可他却非常懒散,三心二意,那么最终我们可以告诉他外出游玩取消了,因为他不够自律。
一次不愉快的体验后,孩子多半都会对自己不够自律的行为产生一些想法。此时家长在和他聊一聊自律的好处,就能够使他主动的想要有所改变。
想让孩子更加自律,父母就应该做到言传身教,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