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023年4月7号——(周五)晴
碧海蓝天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关于“慈悲”。平时听到“慈悲”这个词,觉得好高大上,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让人心中升起很多的爱和悲悯。前几天读到南怀瑾老师关于“慈悲”的解释:“慈”是如父(男性,阳性的爱)是给予快乐,“悲”是如母(女性,是阴性的爱)是拔出痛苦,无比感叹中国智慧里所蕴含的哲学“万物负阴而报阳”。由上面“慈悲”一词的解释,我似乎进一步明白了,为什么力波老师一直给我们强调:一手“慈悲”一手“智慧”。

​从阴阳和男女角度来说,慈中包含了理性部分,悲中包含了感性部分,而人是感性和理性结合的,那“慈悲”一词便包含了“雌雄同体”,“知其雄,守其慈”“知其白,守其黑”。原来这个词里包含的智慧真的如此之高级。如果没有南老师和力波老师的解读,真的就是看一眼就滑过去了。

​再看现在很多观念深受西方的思想影响。因为大白话,简单容易上手,直接拿来就用,缺少了辩证的哲学思维。

​比如说:“无条件的爱”这一句话是多么盛极一时的教育理念,可是一股脑儿的误用,又伤害了多少孩子啊。

​于是力波老师强烈地给纠正“无条件的爱”是在生命力上的无条件。其他的内在和外在不能无条件。一味的盲目无条件,给予“慈”,那结果不“悲”就怪了。

​“过犹不及”都是极端的。

​“慈和悲”会不会分家,慈悲能否真正的被用在正道上,就非常考验另一手“智慧”的“慎思”与“明辩”了。

​你把慈悲分别放到白和黑里面去

​黑种有白,白中有黑

​四面八方,各个方面去考虑,去看问题

​慈悲,我感悟是只要你一直走在道上,行的正,做的端,那我们每个人会越来越慈悲,越来越接近圣贤,当然,这不是用…求,而是顺其自然,自然就做到了

像苏轼说的,用力,就错了

​@力波老师助理小葛(葛琴琼-济南) 对不起,我又失语了。感觉自己怎么说都不对,不说正好[捂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开口便错,动念即乖”

​接纳自己

​胡说八道:胡人说的正八道歪包含正,去掉一半就是正!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986810
推荐日记
《有意义的一天(354)》
《2023.4.7 周五 晴 亲子日记411篇》
《教育随思25》
《最爱的美食》
《每日一记》
《心甘情愿被套路的爸爸》
《2023.4.7 星期五 晴(12篇)》
《趣味书屋》
《周五天气晴朗,亲子日记之第40篇》
《2023年4月7号——(周五)晴》
《第444篇 2023.4.6 锦上添花》
《2023.4.6日亲子日记第三十五篇星期四 晴》
《成长的路上》
《为别人鼓掌的时候也是为自己的生活喝彩(第936篇)》
《拿什么拯救闺女的数学(22)》
《亲子日记第88篇4月7日》
《亲子日记24》
《随手记》
《近期心情》
《开家长会》
《妈妈懂得反思才能成长2023年4月7日星期五晴第723》
《迟到》
《给孩子留点空间》
《亲子日记29》
《随笔》
《洗漱问题8天》
《亲子日记第十天》
《亲子日记第8天》
《亲子日记12》
《20230407阴》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