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了小学今年的第二次家长会。跟第一次不同,这次主要是家长学习家长发言家长参与,可是好紧张的时候。😁
老师在开家长会之前就在群里布置,你认为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孩子表现过哪些亲社会行为?这可把我问倒了,以前有问题,我也能编上一些答案,可是,这个问题,我还真的不敢胡乱编造。好在有度娘😂,我赶紧百度了一下,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对他人有利而对自己没有那么有利的事情。真不容易!在这个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物欲横流的年代,倡导我们做利他的行为,真的好久没有听过了。
除非学雷锋!
回想我们周围的事情,哪一件没有浓浓的目的?😁😄😃😀
停!等一下!
眼前浮现出一个画面。那天领着小川去我们初中上厕所,洗手时发现洗手池下水小眼堵住水满手池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般会选择换一个洗手池,因为会有打扫卫生的阿姨或大叔来收拾。但小川二话没说,卷起还不够高的袖子就把手伸进没胳膊肘的水里把那个小眼摁开,我看到后,想阻拦,但也晚了,只能帮他把袖子再往上撸撸,边说着,这里面可能会有细菌。可是说出了这话,又觉得没底气,那阿姨或大叔捅开时就没细菌了吗?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不愿意做这种不只为自己的事情了呢?自己的教室会打扫的很干净,自己承包的卫生区会打扫的很及时,很多人的办公室即使排了值日生,也还是没有几个打扫的,除了办公室主任和几个老师打扫外,大部分老师十指不沾阳春水,甚至开水也是一直喝别人打的。反正我不打扫我不打水总会有人去打。
记得以前有位校长走到楼道里,碰到纸片就会随手捡起来扔到厕所的垃圾桶里,我们看到了也会捡起来。可是现在我自己也不愿意捡了,因为疫情,周围得多少细菌啊。可是,我们看到了就当没看见也是相当的不好吧?
真的越长大越忘记了小时候的自己,那么向阳,那么热情,随着长大,亲社会行为也在减少。这次的课程真的又学习了,我们还是希望这个社会更温暖的,而温暖来源于每个人都伸出援助之手。在我们还能动的时候多伸出援助之手,那么在我们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助之手。有人说,他一辈子都不需要别人帮助,哈哈,这句话又有几个人敢说又有几个人能做的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