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休五一假期的原因,本周的六天工作日似乎略有疲惫。终于到了周五,可以放松下来,安安静静的读一读本周的共读章节了。
在《共同体:多变与障碍》中有两点让我感触很深。
第一:帕尔默的“小故事”中说到:我们的优越权力和地位允许手我们以这种方式工作,但是他们并没有强迫我们以这种方式工作。用把我们的一部分命运放在学生手中的方式来教学是有可能的,正如他们门把命运的一部分交托在我们手中一样。这样的教学不但能形成更多的的共同体,而且会因我们更深地进入真正的共同体而学得更好。今天在办公室里,几位数学老师在讨论班上孩子的课堂状态,学生走上讲台汇报的环节总是有开始的没人上前,到慢慢的积极踊跃的抢着汇报。中间经历了多少的鼓励,多少的硬逼。孩子们最终成长,最终蜕变。他们的课堂已经慢慢变成了自己的课堂。共同体已经在慢慢形成。有时候,我们面对的孩子不是不会说,而是缺乏说出来的勇气。
第二:评价的价值。在之前的章节,帕尔默教授在讨论内心的认知和共同体。本章节出现了“评价”我想,这本书愈发贴近我们的教学生活了吧。我对于评价的认识,大概就是作为评价学生的一种手段。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不可能只是周而复始的学,还需要阶段性的评价,来查漏补缺,也让我们认识了解孩子的认知阶段。我们班最近开展了每日练字五个的小活动。今天是第四天。第一天,我带领他们在学校完成,在我下去查看的时候发现孩子们的写的总体是很不错的。于是,第二天,我在黑板示范了之后让他们回家自己完成。第三天,还是示范完后回家练习。正好借着周五总结,我给他们准备了精美的奖励贴,准备给他们的练习本上贴上。果然不出所料,当我拿出奖励贴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里是光。我发现好多同学在我检查之前偷偷的修改,大概是怕得不到奖励贴吧。看看吧,适当的评价是可以激励促进的。
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必定是丰富多彩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