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焦点团队32期敏坚持分享第604天:5.15。
冯金敏心灵驿站+实验中学

焦点团队32期敏坚持分享第604天:5.15。

今天因为老公没有把孩子的表格填了交上,被班主任在班级群里通报了,有点生气。于是我打了电话,让他把银行卡发给我,我回家用电脑填。可是在填表格的时候,关于身份证号码显示的不对,我也忘了以前怎么填的,先去炒扁豆吧,这个饭有点费事。于是炒上扁豆以后我就用百度看了一下填身份证号码的方法。这时候老公发过来微信,说他已经给孩子填了,交给他班主任了。我当时在做饭的时候确实有点生气,我想班主任周六就发过来了,今天周一上午都没有交上,我就觉察一下我为什么这么生气呢?一是被班主任在群里通报,感觉到没有支持班主任的工作,有点放不下面子。再一个可能感觉到他对孩子不重视,又想到可能对我也不重视,感觉干活有点拖拉,有点拖延,为什么不把活先干完了呢?然后我又一想,可能最近老太太住院,他心也比较累,昨天下午回家休息,今天上班,开会也比较忙吧。我又想一想我为什么不早给孩子去把表格填了交上呢?为什么非得等着人家去填呢?我自己就没有责任吗?这时候由抱怨者转变成负责者。当能把一件事的责任负起来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情绪。人有情绪主要还是因为对这件事的看法,对这件事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有应该思维。不合理情绪的三大错误认知:绝对化思维:应该,必须等,以偏概全,糟糕至极的思维模式。每个人都带着过滤镜看事情,都觉得自己做的不错,看见的都是自己想看见的,听到的也是自己想听到的,每个人都活在自证预言里,自我实现的预言。

《厌学后很难避开的“内耗期》

这些年来见了太多厌学的孩子,各个阶段的都有,这个阶段指的不是年龄段,也不是指年级段,而是指按照厌学规律来看的各个阶段。几乎所有厌学的孩子都要经历一个和家长以及和自己的内耗期,但是大多都错过了最佳康复期。最佳康复期指的是刚出现状况的那几天,那个时候孩子通常是不愿意寻求帮助的,通常因为父母对于孩子学习出问题的反应太过于激烈,孩子往往也不愿意跟父母有沟通或者有链接。

再往后就是很长时间的一个内耗,家长会想尽各种办法去改变孩子,去推动孩子,一开始是想着能回到学校,再后来是想着能在家看点书,再后来是想着哪怕能出去运动运动也行,同时可能也会希望孩子作息正常。虽然嘴上说着,不在乎孩子上不上学,不在乎孩子的学习,但是基本上都是口是心非。但凡孩子能和家长说几句话,家长的态度好一些,家长想让孩子赶紧回学校的心立刻就会出来,于是再次陷入孩子把自己关到房间里面的情况。

如此反反复复,可能会需要持续很久的时间,这个阶段就是内耗期,孩子基本上都处于和家长的内耗里边,没有办法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自己身上,放到怎么样去调节自己的状态,放到去思考自己接下来怎么办,孩子这个时候会有很多的冲突和焦虑,会特别容易发脾气,动不动就把自己关到屋里面去,需要把自己的时间用手机和游戏填满,以此才会让自己不至于一直胡思乱想,让自己情绪能相对的平静一些。

家长过不去这个坎儿,放不下自己的内心的焦虑和期望,这个内耗期就会变得特别的长,那好奇过不去,孩子状态就很难真正的好起来。我见了太多的家庭,内耗很久很久,半年,一年,两年,三年都有。内耗期和家长有很大的关系,家长在这个阶段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然后慢慢的在事上磨,因为也不是家长学习了就立刻成长了,就立刻能改变了。即使家长改变了,家长和孩子的内耗变得很少很少,孩子自己也有内耗,这个时候家长也要知道怎么去陪伴内耗中的孩子。

你们家过亲子的内耗期了吗? 还是只是孩子仍然和他自己有一些内耗?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065634
推荐日记
《飞走的气球》
《亲子日记的80篇》
《亲子日记第十八篇》
《第464篇 假期 20230430》
《致宝贝的一封信》
《65 角度》
《亲子日记第10篇2023年5月15日星期一晴》
《奖惩制度的由来》
《学会检查》
《“树师德,正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学习体会》
《母亲节🌹》
《关注孩子,应该关注孩子的什么》
《随记(457)》
《母亲节收到的礼物》
《亲子日记36》
《孩子和家庭听后感》
《亲子日记📔第一篇5月13日星期六》
《第481篇 2023.5.13 反思》
《一道题多种角度》
《新成员 54》
《合格家长必备感悟(236)》
《看淡得失,取舍自来(456)》
《亲子日记493篇》
《“树师德正师风”专题会议心得体会》
《《淘气包马小跳之忠诚的流浪狗》读后感》
《快乐周末》
《飞机检修员(58)》
《母亲节》
《母亲节陪爸妈逛动物园》
《分享好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