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十八岁的流水线》就记录了这样一个群体。
导演跟拍三年,拍下了这些年少辍学打工者的生存现状,他们被流水线磨平了棱角,眼里失去了光芒。
年少时,你抱怨读书苦,若最终只是为了生存,那吃这些苦有什么意义。
当步入社会后,才发现,读书和不读书,真的过得是截然相反的人生。
如果孩子不想读书,父母就陪孩子一起看看这部纪录片吧,让他明白没有选择的人生到底有多可怕!
95年出生的杨鹏,初中毕业后来到东莞一家电子厂打工。刚入厂时,被安排做厂里最苦的工种——修理工,这是个老员工们都不愿意干的活。一不小心就会被手上的撬刀割得鲜血淋漓。简单用胶布包扎一下手指,就得赶紧回到工位继续干活。进厂几年,他的手上已经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口。
有的时候,他累得连碗都端不住。
蔡康永曾说: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
这个周末安排纪录片 十八岁的流水线。不知道孩子能否有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