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4日星期三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彦杰的美术班级群里发现一个诗歌打卡群。想想彦杰每天放学以后的时间就是纯玩,浪费了不少的光阴。不如现在跟大家一起,既可以在诗歌群里与其他小朋友一起互动,还可以相互结伴打卡学背诗歌,让孩子得到更多文化的熏陶。这样的学习方式,肯定能够走得更远。于是我便欣然加入此群。我的想法是很好,刚开始的几天,背诵的诗歌内容非常简单,韵律也朗朗上口,我们母子二人可以“母慈子孝”地读完,背过后顺利打卡。可是接下来每天的打卡活动,彦杰还是有些适应不了。很多古诗文虽然押韵,但对于缺乏文字基础的彦杰来说,却成了拦路虎。只要诗歌的篇幅一长,内容一多,难以理解的部分也会自然增多,彦杰便会失去了兴趣,尖叫反抗的场面时有发生,我们俩人中间“河东狮吼”“鸡飞狗跳”的场景也不断轮番上演……即使是这样,反复的阅读和记忆让彦杰不胜其烦------虽然有时惧怕我的“非常手段”,但读起来声音只有他自己能听得见;或者故意读错字音;要不就是半天才吐出一字。他这心不在焉的状态,让我很多时候想要放弃。后来跟其他的妈妈沟通,她们告诉我说:与孩子一起读背诗歌,不必急于求成,孩子能读会就行,短诗多读几遍就背过了。遇到长一点的,让他尽量读会,过后之后多复习,久而久之,也就背过了。随着孩子知识的丰富,他也会慢慢地理解。这个年龄段,培养他爱读诗的好习惯才是最重要的。当然,适当的鼓励、参加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以及家长的榜样带动,也是培养孩子读诗学文的重要法宝。这些话犹如醍醐灌顶,让我眼前顿时明了了。于是我又改变了策略,现在,短一点的诗,争取背过。长一点的诗,我和彦杰尽量读会;在孩子高兴时,适时引导;在他气馁时,积极鼓励;有时在生活中遇到与诗歌有关的情境,我也会主动将诗歌与生活相联系,引导他背出相关的诗歌。经过几天的努力,我发现彦杰确实有些变化了,不再像以前一样与我进行冷战,也不再故意读错句子了。今天早晨起床后,古诗音频播完后,彦杰主动点开,重复播放。他的积极性确实是提高了。万事开头难,希望这是个好的开始。我相信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坚持的力量。希望今后我们家中书声朗朗、歌诗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