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日记第125篇
不要轻易打扰孩子
我们常常会看到家长在小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时,会在旁边好奇的问:"宝宝,你在干什么?"如果孩子顾不上回答,还会反复叫几次。这是许多家长都会犯的错误。然后等孩子长大了,上学了,家长们又会抱怨:我的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有始无终。可能没有家长会相信,就是你当初这个不经意的行为,才导致了你的孩子今天的这些性格缺陷。
家长们会因为自己的好奇或者忍不住去打扰和逗弄孩子,并饶有兴致的欣赏孩子被打扰后的窘迫,我们的家长在孩子身上总是会忘掉一个词:尊重。
三岁之前的孩子,做事是没有主观意识的,他可能只是喜欢去做什么就做什么,在做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很大满足。
对与错他们没有概念,如果家长强制性对他们输入对错和要求,他们就会很沮丧,失去对这件事的兴趣。长此下去,他们自然会失去耐性和专注性,做什么都是一时兴趣,不会坚持做完。
现代科学研究也指出,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
儿童与身俱来能对他的自我构建有意义的活动中产生专注力,并不断重复这个活动,以完成某一方面自我构建的目的。只是很多孩子在成人的干扰下,专注力被一再分割,呈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表现。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是专注力的根基。
2、不要打扰正在专注中的孩子:当你要打断孩子前,请先观察他是否在专注思考或观察一些他感兴趣的事物。若习惯性的中断孩子的专注,将影响他未来梦想成真的能力。
3、不要催促孩子:孩子的节奏往往比成人慢,父母需要接纳孩子这一点。拖拉,是因为在过去的生活中受到了许多制止、责骂、批评与打击,导致孩子“不愿开始”,而“拖拉”则可以让孩子认为不必面对过去的责骂、批评与打击,这也是成人拖拉的心理。
4、不要让孩子拥有过多的玩具:在家中为他呈现一个属于他的玩具角、绘本角。每周呈现一部分玩具和绘本,每周轮换一批。这样孩子才能专注的玩或者阅读,而不会受到选择过多的干扰。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聪慧,有好的品格和习惯,那么,先从学会不打扰孩子做起吧,还孩子一份安静和尊重。只有家长改变了自己,你的孩子才会还报你更多的惊喜。请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因为这将影响他未来梦想成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