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孩子的心声,积极与孩子沟通
1.在孩子开始变得拖延时,家长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使用语言暴力与攻击孩子。要积极与孩子沟通谈心,了解孩子拖延的原因,要让孩子认识到动作慢、爱拖延是一个行为习惯上的问题,可以告诉孩子动作慢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或者让他吃一次小亏,让孩子可以从中吸取教训。
2.要摆正自己的心态
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思维也尚未成熟,因此办不到大人眼中“理所当然”的事也是正常的。同时,每个孩子都有其固定的成长轨迹,有人早熟有人晚熟,是急不来的。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干预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要尊重孩子的生长规律,要努力去理解孩子,学会宽容,尊重孩子,等待孩子的成长,而并非揠苗助长,更不要以一个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3.切勿打骂、体罚孩子
有些家长觉得催促孩子已经起不到作用,就会开始去打骂,甚至体罚孩子。这么做可能一开始孩子会因为体罚而稍微改变拖延的习惯,但久而久之会使孩子产生逆反理,甚至破罐子破摔。
4.引导宣泄,堵不如疏
引导孩子情绪并没有“好坏”之分,而情绪的表达方式有“好坏”之分。可以鼓励孩子多用健康的方式表达情绪,比如与家人聊天、与朋友倾吐、写日记等,代替压抑,攻击他人,伤害自己等不良的情绪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