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君子既要知道教育从哪里兴盛的原因,又要知道从哪里荒废的原因,这样才能成为人君的老师呀。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人(国君为代表的贵族)的老师呀。
所以君子的教化要使天下知晓。引导而不牵强,严格但不压抑,开启而不强制到达。引导而不牵强就会和洽,强力推行而不压抑就会达成变异,开启学生的智慧而不告诉答案就会引发学生思考。只有教学的师生关系融洽了,大家能够变通了,才会使被教育者产生思想,这样的教育才能称得上善于教喻的教育。
要知道教育兴起的原因,也要知道教育失败的原因。做的好的方面继续发扬光大,做的不好的地方要改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教喻。
要严于施教,但是不压制学生,不能强迫学生服从自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不能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要让学生自由发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十个手指伸出来还不一样长呢!不能一概而论,墨守成规的,要允许学生独辟蹊径 ,提出别具一格的意见或是建议。不能拿一个标准对待所有学生,要懂得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相对应的教育方法。
亲其师而信其道,对待学生要友善,用恰当准确的语言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不能把答案和盘托出,要循序善诱。
孔子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学生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是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其学习能力,目的不单单教学生学会,还要引导学生乐学,教他们会学,这才是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