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023.8.25 星期五 594篇 相约幼小衔接
科信小学高宇轩妈妈+第一初中高临妈妈

图像

图像

2023.8.25 星期五 594篇 相约幼小衔接

相约周六~幼小衔接

很幸运,在这个活动的前一天我在群里看到了公众号公开报名的消息,周五晚上八点,第一时间抢到了名额,为自己的身份负责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诸城市“相约周六”家庭教育公益沙龙活动,今晚7:30分,准时开始。

本次沙龙主题为:幼小衔接

是我感兴趣的话题,也是今年即将升入一年级的众多家长焦虑的问题。

在主题开始之前,主持人的介绍很有力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不断成长,要心中有爱,要学会表达爱,释放爱,更要科学的去爱。

不能溺爱不能盲目。

对于幼小衔接这个大话题,不仅仅是学知识,其实每个年龄最重要的都不是单纯的学知识,而是全方位来考虑,不是单纯大班到一年级的过度,而是从孩子出生就可以开始的动作:

1.身➕心的准备

2.生活准备

3.社会准备

4.学习准备

而往往我们会本末倒置,先学会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往往不被重视,长久来看当前三做好了,第四就不在困难了...顺其自然就过度了。

我们所讲的幼小衔接,是一种终生教育。

0-12岁之前,孩子心中有了足够的阳光和爱,在进入青春期之后的叛逆就没有那么糟糕。

这需要我们在家庭教育关键期更多的读懂孩子,了解他,养育他,看见他,估计他,而不是一味地打击,亲手折断他丰满的羽翼渐丰再怪他飞不起...

作为家长,要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的大脑,将其转化成智慧。

在大班结束即将步入一年级的阶段里:

1.给予孩子多多的陪伴,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呵护与爱,理解和陪伴?(陪着≠陪伴,有效陪伴)

2.饮食要均衡更好的给予孩子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

3.锻炼身体,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4.培养孩子自信心,鼓励孩子勇敢表达,敢说敢提问,这里言传大于身教,多跟孩子沟通很重要,而不是一味地让孩子大胆说,可以练习,引导,给予陪伴和支持。

5.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听得懂,跟得上老师说的内容,尤其自己的书包自己整理等等非常重要)

6.学会合作,分享,按照规则来进行,学会耐心等待等能力。(其实太多家长不关注这个,觉得没啥大的影响,殊不知对待一个孩子来说,这些能力的准备和拥有,远比学了几组拼音几道数学题更重要)

7.说了这么多,这一条终于提到学习了。

一切都是顺其自然过度的。

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阅读与识字,绘本是儿童早期最适合的儿童读物。图文合奏,还有家人的陪伴朗读,一起观察一次发现作者的伏笔和表达意图,以及对孩子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读的多了到了识字敏感期认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黄老师分享,调查研究40%的孩子可以顺利过度,而60%的孩子会在幼儿园入一年级的时候有不同程度的障碍。

分析顺利过度的孩子的特点:

1.孩子是爱学校,爱老师爱,学习的

2.拥有比较稳定的情绪,会管理调节自己的情绪(这一点很重要,首先家长要有稳定的情绪)

要接纳孩子的情绪,觉察孩子的心里,跟孩子沟通如何转移,发泄情绪。

3.视直觉和听直觉都不错,如果缺失的话,孩子的专注力就会缺失,就不能认真完成,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孩子在该玩的年纪没玩,或者没玩够,所以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不能拔苗助长。

要知道自己孩子的潜能。

4.孩子拥有自理能力,作为家长不能剥夺孩子的自身能力,让孩子更多的参与到家务当中。

(有一种慢,叫妈妈觉得慢)

5.孩子有自信:我能行

自信心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属于他律的阶段,所以离不开大人正确的鼓励和表扬,不能一味打击,时间久了让孩子产生我不行的心里。

♡小学低年级阶段对于孩子做题粗心这个事,真正的原因:

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关注力的欠缺(中高年级以后还有本身对知识点没有掌握的情况)

细心的孩子思维更严谨。

陪孩子一起成长。

对于孩子的作业,日常上课作业要有记录的好习惯,时间久了就知道是自己的事了,而不是一味的家长替孩子问老师今天的作业是什么。

对于假期作业,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短期目标,一周,两周的,阶段性完成和总结。

切记不能家长自己制作好了计划丢到孩子面前,这样孩子是被动的,没有参与的过程,写作业的时候也不容易捋顺。

有点家长在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还会额外安排,这个时候重要的是看额外的妈妈“加餐”作业是否有价值,不能随便浪费孩子的时间做一些没有实质意义的事,如说实在想让孩子加深巩固可以根据孩子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做好陪伴,而不是布置完就就等着看结果完事。

这个大问题,就是关于生日小的孩子,适合不适合上一年级,因为今年有政策,五月份以后的孩子可以申请晚上一年。

平时聊起来,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上就行,有的说不建议上。

黄老师和郑老师都给予了解答,不做具体定论,到底上还是不上,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的各项发展不同,所以要针对于孩子现实情况来定。

对于我的提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提醒我多陪伴孩子。

毕竟小生日的孩子在班里比有些部分孩子小将近一年,这个在学习知识,考试上可能没有什么大的差距,而在心理上社会交往能力可能会处于弱势,这就是一部分孩子是领导者,一部分孩子是跟从者。

当然还是要看孩子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心智的成长。

不过对于男生女生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一般男孩的心智发展会比女孩子晚一年,所以,如果是男孩,生日又小还是建议晚上一年。

总结一下今晚的收获

既选之则安之,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

相信她,支持她,陪伴她,给她力量!

一个成年人都想听鼓励的话,更何况一个孩子呢?

所以,收起自己一副什么都比孩子强姿态,好好的用耳朵听孩子讲话,用眼睛欣赏孩子做事用,大脑思考孩子提出的问题。

很多时候,孩子身上就藏着我们童年时期的影子...

我们应该感谢孩子让我们看到童年的自己,或者说给予自己二次成长的机会。

#向阳而生向下扎根

#感恩遇见,学会爱,分享爱

#向阳而生向下扎根

喜欢这个场域,是我为自己争取的的学习机会,一直觉得#亲子阅读推广 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最终受益的都是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后代。

我们不是一个人,父母不断成长才能跟上孩子的成长步伐,而不是止于自己成长的原生家庭(优秀的传承,不适的改正)

我们背后是一个家庭,是一个家族...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去靠近什么样的人

有句话:成年人的学习都是自找的(为了升职加薪的不算)就是单纯为了提升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家庭的那种学习。

我很庆幸当年我有意识去靠近这样的人,慢慢的,向他们学习。

人都会习惯性,待在舒适区,每天重复着,吃饭,照顾娃,睡觉,买菜做饭,辅导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日子平淡,每天看似相同却总有不同。

有时候看书,学习,参加活动犹如竹篮打水,表面看起来没有捞起水,实际上每一次竹篮从水里划过,都是一次完美的洗礼,十几年至几十年的成长经历,很少会单纯的一本书,一个讲座而彻底改变。

但是,每一次都是成长,都是一种沉淀,日积月累#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坚持的力量

今晚的发言也让自己更加坚定#亲子阅读推广 多么重要,多么需要,太多的人还是实施不到位,就觉得阅读好,积累好词好句,可是阅读背后带来的价值远不止这啊。

深夜说晚安,谢谢我的孩子们,对我无条件的爱,感谢先生永远默默支持。

#深夜说晚安

#幼小衔接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09169
推荐日记
《2023.8.23 榜样》
《亲子日记593天》
《我第一次送上学》
《日记第111篇》
《23.9.6 ✨有着金子般闪光的少年✨》
《2023年9月6日 星期三 晴》
《好好做自己!(122)》
《孩子永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优秀》
《周三》
《第九期家庭教育指导师开班仪式》
《亲子日记》
《588》
《幼儿园真好玩》
《爱上幼儿园》
《开学记》
《小柚子成长日记 休假》
《病了第604篇》
《“上火”的关小姐》
《亲子日记》
《开班仪式的感悟》
《没作业的一天(第433篇)》
《【第158篇】2023年9月5日 星期二》
《未完成的折纸》
《2023年8月8日 星期二 今日除草(405)》
《一切开始都不算太晚》
《2023年9月1日星期五天气阴》
《随记》
《数学周考》
《2023.9.6亲子日记177篇》
《姐弟俩小日常》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