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023年9月16日 星期六 晴 亲子日记第166篇 晚间分享
杨萌悦妈妈

对父母而言,教育孩子是一场漫长的修行。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父母的每一个决定都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人生。然而,教育孩子没有范本,没有标准,只有是否用心。倘若父母能做好下面这3件事,那么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第一:用心陪伴

经常听到父母说,现在的孩子太难养了。买几本好一些的辅导书就没了好几百,报几个好一点的补习班就没了好几千。

“都忙着赚钱养家了,哪有时间陪孩子?”

可如果你不陪孩子,买再好的练习册孩子也不会做,报再好的补习班孩子也不会学。

没有管教,教育等于零。而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教育。

好孩子是管出来的,优秀孩子是陪出来的。

父母的教育是有“有效期”的,一旦你不珍惜,错过了这个有效期,就会耽误孩子的成长。

有些父母陪是陪了,但不是做自己的事,就是玩手机、看电视、打麻将、只是“陪”在孩子身边而已。

粗线条的孩子可能觉得手机有趣,连爸爸妈妈都舍不得放下,所以他们也迷上了手机。敏感的孩子却察觉到父母的忽视,认为自己不重要,与父母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这样的陪伴没有引导,没有教育,更给不了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

陪伴不一定要时时守在身边,只要用心了,就是高质量的陪伴。

有一位老师天天早出晚归,无法亲自教育自己的孩子,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让儿子把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写下来放在茶几上,等他回家再一一解答、回复。

虽然父亲不能常常陪伴儿子,但儿子学习生活中的开心、烦恼、疑惑、迷茫,他都参与其中。

这对父子在纸短情长之中对话,教育也在一来一回中发生。

在“父母”这个角色还有效的时间里,一定要给他们最用心的陪伴。

第二:做好榜样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甚至连父母的小动作、口头禅都模仿得十分相似。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可能察觉不了,但会改变孩子一生的模样。

比如有的孩子学说话时,会模仿父母的发音、语气、用词;哪天你不小心说了一句脏话,过几天你会发现,这句话居然从孩子嘴里说出来了。

这就是孩子“吸收性心智”的力量。吸收性心智最强的关键期,即在孩子0-6岁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接触到的任何事物、语言,都将在他的大脑中留下印记。

放弃说教,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习惯教育。

曾国藩是清代著名的大臣,然而哪怕公事繁忙,他也会抽时间出来教育孩子。不仅时时过问孩子的读书学习情况,还亲自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督促孩子执行。不仅要求孩子知书识礼,还要求他们做到“勤、孝、俭、仁、恒、谦”。小到吃饭走路,大到治国平天下,任何事情都严格要求,不允许孩子有丝毫懈怠。

正因为曾国藩的严格管教,以身作则,曾氏一族才培养出很多卓有成就者。

培养孩子的习惯,不能高高在上地指点,必须身临其境地示范。

父母都无法百分百做好,又如何要求孩子做得完美?

你和孩子的距离越近,孩子就越愿意亲近你,向你学习;你对孩子的态度越恰当,孩子就越愿意尊重你,信任你的教育。孩子未来能走多远,我们都不知道,但父母的教育格局,决定了孩子未来的高度。

父母是孩子永恒的生命范本!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先做一个那样的人给他看。

第三:负责到位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每一个父母都要担负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人生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所有的收获都源于昨天的积累。

请告诉孩子,没有天生的优秀,背后都是日积月累的努力。

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对孩子未来认真负责的父母。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愿意教的父母。教育孩子的路上,父母若只知道偷懒,那才真的是耽误孩子了。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等待破土而出的种子。作为父母,只有给孩子提供了肥沃的土地,每天悉心浇灌;并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了适合的培养方式后,才有资格去静待花开。

工作固然重要,但是长远来看,给孩子完整的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

给妈妈的建议:

1. 妈妈通常感情细腻,一定要情绪稳定,要给孩子安全感,用丰富的情感陪伴他成长。

2. 妈妈善于观察,能察觉到孩子的情绪变动,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认可孩子的情绪,通过适当方式引导孩子表达情绪。

3. 当孩子遇到烦恼、遇到挫折的时候,妈妈要及时解读孩子的心灵密码,给予孩子精神力量的支持,安慰他、鼓励他走出困境。

给爸爸的建议:

1. 爸爸要做孩子人生的指导师,给予孩子人生方向的指引。

帮助孩子建立各种学习与成长目标,建立人生的志向,帮助孩子找到成长的内生动力。

2. 爸爸要多带孩子,培养他的动手能力。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

孩子的动手能力强,更有利于智力的发展。修理坏了的椅子、电器,做科学小实验,爸爸的动手和示范作用,会带动孩子的兴趣,也能激发孩子的探索欲和创造力。

3. 爸爸要多给孩子读书、讲故事、逛图书馆,爸爸的声音和妈妈的声音不同,更低沉、更有磁性,多元的体验可以丰富孩子的感受。

4. 爸爸多带孩子一起运动,男性的运动天赋比女性更为出众。

妈妈总是担心孩子会受伤,怕他不小心磕到碰到,但爸爸通常会更加淡定一点,他们更加愿意教孩子规则意识、竞争意识。

无数父母希望把孩子送去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拼尽全力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教育环境。但往往忽略了,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人。

虽然我们都不是最完美的父母,但却是最真实的自己。

为了孩子,我们可以勇往直前,不知疲惫,因为我们在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

教育孩子的王道,就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22336
推荐日记
《睡莲》
《亲子日记2023年9月15日,晴,第六篇》
《日记》
《亲子日记第164篇》
《如果明天你就长大很多》
《亲子日子》
《日记》
《9月16号,星期六》
《认认真真写作业》
《期待》
《初中教育》
《9月16日天气晴第136篇之准确把握瞬间的精彩》
《谦受益,满招损。》
《忙碌充实的周末》
《读《爱心与教育》引言》
《9.15》
《小尾巴日记》
《芽芽(486)》
《读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序言和引言有感》
《和谐的星期六 22级16班杨顺妈妈亲子日记第四天》
《日记》
《亲子日记》
《日记7》
《心灵的窗口》
《亲子日记 2023年9月16日 天气晴》
《亲子日记》
《我的儿子有点暖》
《日记》
《亲子日记197 女儿的改变》
《赶集》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