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老师安排做一个实验,题目是"地上的月亮"。儿子随孩子的爸爸回了江苏老家,一直让实验迟迟没有开始,眼看别人的实验结果一一呈现我就有一点心急了!
实验讲究真实性,而且我觉得亲身经历过,才能了解实验的过程以及产生结果的意义。幸亏开学前一天他们一行全部到家,我们抓紧进行实验。
实验材料和要求我和孩子认真阅读了一遍,然后按照要求和孩子一一操作,尽量我指挥着,监督着,让孩子自己来进行,从洗鸡蛋,找杯子,倒醋都是他自己来的。我说这一次泡一个鸡蛋就可以了,儿子说不行,为了以防万一,保证实验的成功率,尽量选择两个鸡蛋,这样安全系数相对更高一些。看来孩子还是受上一次带熟鸡蛋到校做画的影响,留有余地在他的内心形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一次实验直接选择两个鸡蛋一起操作。凡事留有余地是个好事,考虑的多一点,没什么坏处。一旦这种习惯养成了,也会有一种绰绰有余的感觉,从容不迫的感觉,做事周到的感觉!
简述一下操作的流程:将鸡蛋洗干净之后,用纸擦干放入透明的玻璃杯中倒入醋,将鸡蛋没过,注意观察,实验第三天的时候关闭灯光用手电筒照射鸡蛋会呈现像月亮一样的感觉,所以实验的题目是"地上的月亮"。
我和儿子将鸡蛋放入杯中倒入醋之后,瞬间发现鸡蛋的外壳覆盖了一层气泡,气泡很小密密麻麻,短时间里并没有发现其他的变化。第二天的时候,我们看见整个杯子的最顶上有一层褐色的物质,而鸡蛋表面的气泡更加浓密了,我和儿子说鸡蛋壳和醋发生化学反应了,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今天早上将鸡蛋洗干净之后用手电筒一照,月亮真的就呈现了!
亲身经历实验,感受到实验的过程是快乐的,实验成功的那一刻,我们内心还是非常欢喜的,所有的忙碌都是值得的。
每一个实验都有它的道理和基本的原理,我和儿子也进行了简单的探讨。鸡蛋的外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醋接触之后会发生化学反应,鸡蛋壳发生腐蚀软化,小气泡包裹着鸡蛋,第三天之后变成了又软又有弹性的鸡蛋,弹壳消失了,被一层薄薄的膜包裹着鸡蛋,用光一照就看见了里边的蛋黄啦,有点像夜明珠。原理是:白醋里含有醋酸,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相遇之后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二氧化碳,水和醋酸钙,最后醋酸钙溶于水,蛋壳消失,只剩下一层薄薄的膜。此外鸡蛋内的蛋白质,在醋酸作用下发生变性,软化为具有弹性的凝胶物质,所以实验里的鸡蛋变得QQ弹弹。
和儿子探讨的过程中儿子听得很仔细,儿子说本次实验非常成功,太好了,真没想到醋和鸡蛋相遇还会发生这样的反应,太有趣了🤔!我跟儿子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趣的事情多了去了,只要努力学习,勇于探索,以后会有很多很多神奇的事情发生,积极尝试,一切皆有可能!
通过这一次实验,我发现儿子也特别细心,挺严格要求自己的,而且做事情的时候留有余地,尊重科学、勇于尝试、细致观察,真为儿子的进步感到高兴!
尝试、动手、感知、收获,希望儿子通过实验学有所得!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