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玮,祝你一路平安》终于读完了,良久无言。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这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
从书中的手记里,我们可以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首先是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在学校里读书,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扎实的知识,更需要终生有读书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并且有能力自己学习,有能力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有能力吸取这些知识。这样的人才还要能够正确地处理社会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历顺利和艰难、成功和挫折的考验。他们需要有知识,更需要有理想,有坚强的意志,有优良的品质。”
其实这些年我们都有感觉,社会也好,家长也好,包括我们上级部门对于学生学习成绩越来越重视。所以我们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和知识的传授上面。这是毋庸置疑的,作为老师,这也是我们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如果我们因为改变不了大的教育环境就去抱怨去随波逐流,这显然不是我们老师应该有的状态。
我们有责任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孩子的一生。课下和孩子对话交流走进他们的心灵,蹲下身子平等公平看待每一个孩子,不用成绩来作为衡量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关心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而宁玮的故事让我很感动。李镇西老师虽然只教了她三年,但是他们成为了一生的朋友,李老师在几十年后依然惦记着真诚善良的宁玮同学,这种老师对孩子的牵绊和关心是我需要学习的,也是我要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去坚持的。
教育一定是关注孩子一生发展的。即使我们只是教了孩子一年或者几年,我们都应该在这短暂的时间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用自己对孩子们真挚的爱去温暖他们的一生,李老师做到了,我相信李老师心里有千千万万个宁玮他一直在牵挂着,这些牵挂不仅体现了李老师对教育对孩子们真挚的爱,更加体现了李老师对教育的信仰和理想,孩子们和李老师在这样美好的关系中相互发现,相互看见,相互成全,李老师在每个孩子身上都学习到了不一样的高尚品质,这些也是激励着李老师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