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1
近日,我和高中同学聊孩子们的学习,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已上初中,学习成绩基本是在班里保持第一,年级排名也是前十。我见过孩子,也听说过孩子学习非常棒。可是,当听同学这么一说,还是比较惊奇。
同学轻松加调侃的说到:“平常孩子基本没太管过,而且也基本不怎么学,也没看见在作业上费劲耗功夫,家人有时对他不学习的表现还有不满,但是学过的知识就是会”,真是属于让人特别羡慕的一类。
我想,虽然家长是这么说,但还是有原因的,归纳下一大概如此:
一是儿子随老子,老子就特聪明,做生意做的头头是道,与人交流也是谈笑风生、深刻到位;二是孩子天生的学习高效率,不用家人费心监督,自己也有一套学习习惯和方法;第三遗传因子好,头脑聪慧,后天物质条件也匹配,加上有兴趣喜欢主动学习,且在班里属于前端,老师重点关注鼓励的对象。这种“天生高效率”与各方面因素的叠加,往往是可遇不可求。
反观其他大部分孩子,可能就属于老师管理学生中“抓两头,带中间”的中间学生了,我想每个家庭环境不一样,每个孩子的习惯和兴趣不一样,每个学校的管理方式不一样,每个老师教学态度和方法不一样,每个家长的认知思维和为人处事的表现都不一样等等,就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能让孩子在教育长跑中,持续提升不断完善,这是一个全新的经历、体验和过程,没有固定的模板和范式。
我的孩子,今年上三年级,从上次家长培训会开始,我对孩子的教育和观察正在逐步地深入,当然也是对发现的,孩子在学习中的些许不足,想及时加以改进和帮助。比如,近期每天的作业,大概都要到晚上10:30以后才能结束,这里面肯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否则长此以往,效率担忧。昨晚第一次仿写“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文章,我全程参与配合,也没少费尽心思,做完时已经晚上11:00多,中间孩子都想放弃,因为他不知道该写什么,如何写。虽然我的水平也不好,但是好在陪伴孩子,整体上完成了;虽然耗费了精力和时间,关键是在和他不断的探讨中,让孩子知道写文章前,应该要思考“主题、结构和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断句、标点符号的应用等等”,他有一次相对完整的经历,我想他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
如何,做好一个相对专业的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坚定学习的信心并且坚持不断提升和改进,确实是需要共同努力的前进路程,就像一个运动员要取得好的成绩一样,天赋很重要但是科学系统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保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没有什么是在混混沌沌中轻而易举的就成为甜蜜的果实的,只有采得百花成蜜后,方知为谁辛苦为谁甜。
*
从此刻起,赶紧行动起来尝试一下,也许就真的改变了呢。“無妄不空、日新唯行”。记录并发现每一天,有可能就是此生最好的经历,也是陪伴孩子成长的良好教育。
無妄不空,看空清空,知不空行不空,为学莫空;技实器实,德不实道不实,做人难实。
日新唯行,每一天醒来太阳和时间都是新的,唯有行动,坚持不懈的行动,才可能有所得、有所获,有所光亮、有所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