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后进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
后进生们几乎是从读小学受教育起就伴随着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因此, 教师应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的尊严。不要让某个后进生只感到是老师在爱他,而要让他感到是整个集体在爱他。甚至有时候,教师要把自己对后进生的爱隐蔽起来,不动声色地转化为集体对这个学生的爱。
有一年刚开学,我组织学生讨论新学期打算,这时站在教室门口的我,看到主任正远远地向我走来,后面还跟着一个学生,垂头丧气的。走近便悄悄对我说:“我安排了一个学生生在你班上.....”
然后,我把这学生领到教室门口,很兴奋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 今天是新学期第一天,我们班上迎来了一位新同学!”同学们一听我热情洋溢的口吻,立即报以 热烈的掌声。新同学还没有座位,这时候,我完全可以动员前排同学:“ 你暂时先和旁边的同学挤着坐一下,把你的课桌和椅子给新同学,让新同学先坐下,好吗?”但这样一来,新同学感受到的只是老师的温暖。我决定让同学们主动让出自己的桌椅,而且要营造一种纷纷让出桌椅的场面。
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所以,唤起对自己的信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切入口之一。
今年暑假的班主任培训我也很受启发,对于后进生,只有意识到自己很有多优点,他才可能奋发向上。所以现在每接触一个后进生,第一次谈话,往往是问他:“你有什么 优点?”但很遗憾,几乎所有被我问的孩子都是这样的表现一先是一愣, 脸上迷惑, 好像在说:“什么? 我还有优点?”但如果我问:“那你有什 么缺点呢?”学生则往往不假思索地“一二三四”流畅地说出自己的缺点。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培养”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却不认为自己有优点的孩子!
学生说不出优点,我自然会启发:“怎么可能呢?没有优点的人是没有的。比如,你爱你妈妈吗?”“爱呀!”学生马上回答道,同时会以一种很奇怪的表情看着我,好 像在说:“我怎么可能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呢?”我笑了:“你看,你有孝心,这不就是优点吗?”
这就样,在我这样的启发下,孩子会慢慢说出诸如“我是自己走路上学的”,“我在家经常扫地的”,“我肯帮助同学”, “我同情弱者”等等优点。
我们做教师的,正是要善于发现并且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美好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