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 星期四 晴
家校共育,开出最美的花。感谢孩子的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王老师,顺带解决了我与闺女之间的一点小困惑。王老师今天让孩子们默写古诗三首,并自己对照课本,错误的用红笔改正。而孩子也很听老师的话,先自己看了看几首诗,又默写。自觉错的字不多,又故意改错两个,再用红笔纠正过来。她的逻辑就是,老师说的,要看到多点的红色笔迹。我:“老师的意思你没理解明白,是怕有的孩子抄课本,反而暴露不出来自己的错别字。真正的意思是想要你们诚实默写,真诚改错,无需特意去凑数量。”闺女终于明白了。
孩子小了,真是让我们好笑又无奈,一件好事,却能理解出不一样的思路。说起红笔改错,最近生出让孩子用红笔纠错的想法。之前总是她错几个,就同样颜色的笔迹改正过来,不论语文还是数学。有一个好处就是,上交作业的时候,书面好看。但也有一个不好处,就是没有真正暴露出自己的短板,不用红色改正,下次再回头看,又怎么知道,这道题、这个知识点曾经不会,又如何会加强练习、如何提升。但继一两次后,闺女不愿意这样做了,她的意见是影响书面,也让老师看见她错了这些,她不好意思的。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面子,僵持不过,我便妥协,支持她用原笔改正,只是在题上用三角标注出来,好歹明确这是重点。今天老师让孩子们红笔改正,孩子竟然愿意了,还不忘多改几个,终于纠正了她那错误的思想。有错误没什么,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用心纠正,下次避免就可以,这就比表面的“整洁”强的多。
作为家长,我能做的就是,支持孩子,给孩子动力,配合好老师们,将家校共育践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