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4 星期六 晴 亲子日记第2156天——七年级嘉琪妈妈
一片晴空,初感晚秋的清风夹带着寒意,这才是这个时节该有的样子。你看那百花凋零,草木摇落。树木显秋色,空山落余晖,一派晚秋特有的风景。纳兰容若诗云:“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西风起,寒意浓。沉思往事,只道当时是寻常。挥手作别秋,转身遇见冬。诗人最懂秋的韵味。
今天孩子们休息,可以在家待着了。清晨没有刻意去喊他们起床,自然醒吧,充足的睡眠最难得。做了我和孩子爸爸的早餐,俩人边吃边聊几句,一会功夫孩子爸爸吃饱上班了。我还在津津有味的吃着,听到卧室有动静。二宝倒是习惯了早起,一个骨碌爬起来,半睁着眼睛,特别搞笑,给他打声招呼,两只眼睛立马一样带着笑容,温暖着这个略有寒意的清晨……
给嘉琪添置了新床,是带着小梯子的,二宝像是得了宝贝,一遍又一遍的上上下下,坐在床上一副非常享受的样子,见到我们就说“这是爸爸给我买的,可舒服了。”嘉琪见状,反驳着“这是给我买的……”俩孩子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这就是孩子吧,N年以后把这些琐事讲给他们听,他们也会笑到流泪。这是年少最宝贵的回忆吧!
最近发现二宝爱说脏话,其实可能孩子根本没有意识到什么是所谓的“脏话”。而且他们好像很乐意的去重复说某个我们定义的“脏话”。但是这个却让我们家长头疼。
要知道孩子在每个年龄段都有他独特的特征,孩子爱说“脏话”,是他到了一个特殊的时期。家人们也不必过于焦急。我们了解孩子的生长规律吗?我们懂孩子吗?
一起学习啦:
这个阶段孩子到了“诅咒敏感期”。孩子语言发展有两个紧密相连的发展方向,一个是一开始的无意识语言学习过程,一个是在此之后的有意识学习过程。
经历完这两个过程之后,我们会突然发现,一个6岁的孩子,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很强了,俨然一个小大人儿。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大概在3岁左右,会特别喜欢说脏话,有的人称这个阶段是“诅咒敏感期”或“脏话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孩子会接触到一些脏话或者狠话,并且听了之后就会不分场合地使用。大人越是禁止,孩子越是反抗强烈,越是喜欢说给你看。
原来,这些“激烈”的语言有这样的魔力,可以让大人做出这样的反应,孩子就会乐此不疲地用脏话或狠话来验证语言的力量。
当我们明白了孩子说脏话或狠话的时候,往往是出于一种好玩的心理,就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而应该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度过这个敏感期。
接纳孩子情绪,温柔而坚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成人如此,孩子亦是如此。当孩子冒出一两句脏话的时候,大人不要随意用“道德标准”去责怪孩子。孩子说“脏话、狠话”很多时候是他情绪发泄的一种方式,家长的反应不应过度。
相反,看淡一点,接纳孩子情绪的发泄。当孩子发现这些狠话没有什么作用的时候,他自然会慢慢对说脏话、狠话失去兴趣。
所以,当孩子说狠话、脏话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很重要。孩子说狠话,大人不能跟着发泄情绪,更不能用父母的权威去压制孩子,你的生气可能一会就消了。但你对孩子做出的生气反应所产生的后果,可能会对孩子造成难以弥补的影响。正确的做法,首先要明确的告诉孩子所说的话是脏话,这是不对的;还要告诉他,这样说话会令对方感到难受,应该主动向对方道歉。其次,当对孩子说明情况之后,对孩子所说的脏话进行冷处理。
让孩子远离说脏话的环境。孩子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自然吸收的过程,这正是蒙台梭利博士所提及到的吸收性心智。因此,作为成人就要为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知道,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说话方式,并且用同样的方式来面对身边的人。
营造好的语言环境,注意生活中说话的语气和用词,当孩子用不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时,家长要及时进行引导,用一些正确的、积极的词汇来帮助孩子表达。
相信我们的孩子。
教育是一场修行,也是家长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