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科学院曾做过一项调查:哪些家庭因素对孩子成绩影响比较大?
结果显示:妈妈的情绪越正向,子女成绩优秀比例越高。
妈妈情绪正向、乐观,孩子往往会形成积极的思维,遇事往好的方面看,永远怀揣希望,抗挫折能力强。
而经常抱怨、担忧、急躁的妈妈,也会养出焦虑水平高、思维消极的孩子,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缺乏勇气和自信,内心比较脆弱。
二者相比,显然拥有积极思维的孩子,更容易走向优秀和幸福。
作家莫言在散文《母亲》里有这样一段叙述:
“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但母亲的乐观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
这是一个母亲对她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如果我们期望孩子成为一个自信、阳光、乐观的人,那么父母首先要保持一个正向、乐观的情绪,用自身稳定、愉悦的状态,传递给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法国哲学家、教育家爱尔维修说过:
“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