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班可能都会有一两个“万同”,让老师绞尽脑汁,费尽心思,但是李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学习反思。我感受到李镇西老师深入心灵的集体主义教育对于后进生是很有用的,甚至对全班同学都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我们班应该是一个充满正气和温暖的集体,生活在这集体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感受到向上的动力,相反,我们不应该让这个集体里的任何一位同学受到冷落,而成为精神上感情上的孤立无援者”。李老师的这句话让我反思自己在面对我们班的后进生时,我是怎么对他的。我没有做到李老师对万同的鼓励、坚持以及用集体主义的力量去感染他。没有完成作业,我会疾言厉色;上课搞小动作,我就让周围的同学禁止和他说话;学习成绩上不去,我也只是口头教育要好好学习,没有发挥集体的作用去帮助他…种种情况都导致我们班后进生依然是后进生,没有进步。李老师的做法值得我去学习,融会贯通,运用到自己的班级中去看看是否有效果。
任何学生、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对于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而对后进生则易发现其缺点,这种现象是不利于学生进步的。作为老师,应尊重他们,尽可能地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爱他们,爱是具体的,渗透在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中,慢慢地去感动、感化学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
更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虽然他们有缺点,但他们同样懂得爱,而且更需要爱。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他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
班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集体对个人施加影响是一种非常细致的教育方法,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种存在于人们互相精神关系中的娇嫩与脆弱的东西。只有当一个精神最脆弱的人从自己绝大多数同伴的眼神里看到了一种对道德理想的向往,看到了他们一定要攀登道德美的顶峰的强烈愿望时 ,集体才能成为一种真正使人上进的力量。班主任的道路任重而道远,继续学习,关注后进生转化,隐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不言放弃,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