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万同的故事》这一章节让我印象颇深。这是一个关于后进生转化的故事。万同具有所有差生都有的特质。面对这样一个年轻气盛的男生,李老师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呢,边读边充满了好奇。缘起是班上一位同学随身听的丢失,接着是破案,随后家访,了解到了万同的家庭环境。面对同学们对万同的投诉,李老师也没有对他失去耐心,而是因材施教,先让万同抄《烈火金刚》来减少他的课堂违纪,随后又跟科任老师商量采取针对他个人的学习策略,最后万同语文竟考了76分,这与他之前考的17分相比较,可见进步之明显。万同后来成了一名军人,对当初李老师的真心只有感恩。这份情,在他的日常中,必然会带给别人。当然,李老师与“顽童”打交道的案例中的做法不太适合于现在的城里学生,但,对于乡村学校的有些学生来说,李老师的“感化教育”却能有所见效。这与教师本人的爱心是分不开的。教育的对象是面对复杂的独特的学生,丝毫马虎不得,需要用心去温暖另一颗心。只要坚持下去,不要急,一点一点地去改变,总会遇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我想多年后的万同应该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男子汉了吧!这就是教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