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李镇西老师《对“优生”培养的思考》这一章节,我对优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学到了在培养“优生”的问题上需要注意的几点:
一、引导“优生”树立志向。
要让“优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我们就应该引导他们树立理想,明确志向,真正做到“志存高远”。我们应该让“优生”意识到,成绩比别人好,就意味着将来比别人多一份责任,而现在起就应该比别人多一分努力。引导学生立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给他们推荐有关伟人名人的传记读物,使“优生”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时代背景中认识自己的使命。
二、帮助“优生”认识自己。
我们应该帮助“优生”超越某些具体的考试分数和名次,通过与其他杰出的少年英才比较,通过对自己求学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的冷静分析,通过各种具体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
三、教育“优生”保持童心。
教育“优生”保持童心,是要让他们通过与班上的同学平等相处感受其他同学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优良品德,让他们在为同学服务的过程中体验一种奉献的幸福,让“优生”之间面对分数和荣誉学会淡然处之和互相谦让,以培养自己豁达而淡泊的心境。适当淡化这类学生的“优生”意识,帮助“优生”去掉他们头上自我陶醉的“光环”以恢复他们普通同学的感觉,是使他们保持一颗纯朴童心的有效方式之一。
四、激励“优生”超越自我。
激励“优生”超越自我的要点有二:一是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并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二是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甚至教育者可以有意识设置一些难题去“折磨”们,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
五、训练“优生”受挫心理。
首先不可将“优生”的身份和地位在班上特殊化,而应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这样,“优生”平时本来就是和一般同学一样,也就避免了因某些因素可能出现的失落感;其次,“优生”担任学生干部不宜搞“终身制”,而应合理轮换,使“优生”适应“能上能下”的学生干部机制;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要多给“优生”创设一些品尝失败的机会,引导“代生”尽可能多地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摸索、尝试,在此过程中必然会有失利而当“优生”对此习以为常的时候,他们就学会了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失败挫折和各种意想不到的打击。
六、培养“优生”创造能力。
我们应该让他们养成善于质疑、勇于否定、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治学方法和人生态度。从解题时的独特方法到作文时的新颖构思,从独当一面地开展班干部工作到积极参与各类课余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只要学生具备了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其创造能力锻炼的机会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总的来说,李镇西老师的《对“优生”培养的思考》章节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我将会将这些启示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