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接到闺女,我为周末的行为和态度郑重地向她道歉,她有点委屈又有点不好意思:“妈妈,我今天一定写作业快一些!”
晚上果然效率神速,她依次写作业,我也依次打卡自己的“任务”:数学、语文、书法、阅读……她需要我时我提供帮助,不需要我时我安静地学自己的“功课”,氛围和谐温馨
看来辅导孩子作业时,确实如书中所说,除了尽力做到情绪稳定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避免对孩子要求过多过高。
如果在陪孩子写作业时,既要求孩子做的快,又要求准确率高,还要求字写的工整等等,众多的诉求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既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每件事都做不好,又因为过多过高的要求,让孩子产生厌烦和畏难情绪,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人的注意力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孩子更是如此,让孩子同一时间,把注意力分配到不同的目标上,一心几用,会消耗孩子注意力的有效性,导致孩子更快的疲惫。同时,做作业的时候,孩子需要用大脑来思考,而思考是有秩序和规则的。如果孩子总是分心,反而会阻碍大脑正常的思考逻辑,导致精神懈怠,疲惫不堪,更做不好作业。换位思考,当我们沉浸在作文思路的构思中时,孩子指着我们刚刚写的几行草稿,逐字纠正我们字的笔画直不直,笔顺对不对,我们还能专心构思吗?不苛责完美,一次给孩子一个目标,表面上看收获的少,但每一点的进步都是实实在在的。反之,过多过高的目标,最终容易让孩子任何一件事都做不好,对孩子的学习效率、专注力、主动性、深度思考力都是一种伤害。
也许还会有时不时忍不住唠叨插手的时刻,希望日记能警醒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控制欲,期待和孩子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