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教育是什么?
春风

图像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教育“释义:现在一般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加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这个词,有时候还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词使用。

以上定义是将教育的定义分为三个层次。但如果穷追猛打,这三个层次也是值得仔细推敲讨论的。讨论点之一,广义、狭义如何确定?讨论点二,学校教育中的“学校”如何界定?讨论点三,“有时候”如何理解?

《说文解字》中“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一词组合使用最早见于《孟子·尽心章句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但是孟子自己也是常用将“教”与“育”分开使用,中国古代文言文多是使用单音词,白话文流行之后,教育一词才见常用。但白话文的使用语境并未脱离其原始含义。

如果用著名分析教育哲学研究者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使用的三种定义法(定义可分为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教”,为行为动作,是一种中性的、描述性定义;“育”为养子使作善也,视为一种行为规范,是规范性定义。因此,教唆,视为贬义,教育则为褒义。

西方“教育”一词,education,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教育这个词是从”训育“与”牵引“两个词来的。”教育“为规范词。英语中还有teaching 和instruction,意为教授、教学,是动作性描述型定义词。

因此,教育一词,在中西方一直是有区别的。中国的“教育”是使人向善,教只是一个中性动词。

回应“教育”的第三层含义的讨论点,教育作为使人向善的含义,从来就存在,而不是有时候存在。

西方教育一词,从开始就含有引发的含义,内发论传统渊远流长。

中国教育一词,从开始就含有上所施而下所效,外铄论根深叶茂。

关于”善“的讨论。

善有两层含义:善良、美好。

古代这两重含义有时分,有时不分。

中国封建时期与欧洲中世纪主要提倡道德之善,

近代,人们追求的至善,并不限于道德之善,更追求的是张扬人性的美好、完善,提倡超越道德之善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既挣脱片面的道德主义束缚,又未脱离古代形成的使人向善的原始含义。

由此,回应”教育“的含义,增加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还远远不能抽象出教育的基本概念,只要使人向善,就可认其为”教育“;使人向善,既要使人道德向善,也要追求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完善“,使人日益成熟为全面发展的人。

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393918
推荐日记
《成长日记61》
《考试前的聊天(6)》
《随心小记第22天》
《谈期末考试有感》
《1.22 周一 多云》
《周二》
《玩雪的快乐》
《亲子日记第315篇》
《亲子关系》
《操控潜意识,训练睡前的强大力量》
《女儿说,妈妈,题好难。》
《(318)感想》
《考试后记》
《54 下雪天滑雪》
《亲子日记107篇》
《放假前夕》
《陪伴孩子》
《亲子日记314篇》
《2.24.1.23》
《做先知先觉的人(9)》
《帮妈妈干活》
《1.23》
《家长寄语》
《今天期末考》
《在游戏中促成长》
《2024年1月23号周二晴》
《2024·1·23 星期二 晴》
《舒缓的清晨》
《亲子日记316篇》
《买试卷袋(第573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