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怎样不打不骂就让孩子服》听书感悟
自然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实这句话看似没有道理,实则确实暗合了孩子的心理发特点。孩子从小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而后就有什么样的结果。著名的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教授在她眼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些规律是可以追寻的。一、6岁之前一定要对孩子说“不”

李玫瑾教授提出在孩子有这类有目的行为的闹脾气的时候,应该要和孩子说不。孩子在闹脾气的时候,是听不进任何道理。如果孩子索要的东西,是合理的有价值的,那么可以满足孩子需求,但需要事后等孩子情绪恢复时,告诉他闹脾气是错误。

倘若是不合理的,家长就该强硬的拒绝。但是这不意味家长可以对孩子打骂,而是刚柔并济进行持久战。孩子精力有限,脾气来得快走得也快。等心情平息的时候,再次指出闹脾气的错误,但同时也要给孩子怀抱,这样孩子才能意识到要求的不合理。而如果一味的打骂,孩子不会认识到行为的错误。

二、给孩子留条交流的路

教会孩子正确表达需求的方式,让他知道闹脾气是没有用的。沟通才是唯一满足需求的方式。在孩子撒泼打滚的时候,即便是孩子嚎啕大哭,父母也要耐得住想要快速安抚孩子情绪的想法。要让孩子学会交流,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通过交流方式能获得“甜头”。哭闹撒泼不予理会,但是能表达出自己想法的时候,就有机会得到想要的,这样的适度满足能帮助孩子建立理性语言沟通的意识。同时还可以让孩子多表达训练语言逻辑。

三、延迟满足,等待为了更大的满足

家长要注意延迟满足是有条件的,不能无条件的去满足孩子。同时当家长说“这次做到了,下一次就给你。”要记住兑现诺言的时间,无止境的下一次,会让孩子对家长的诚信产生怀疑。

四、培养孩子耐挫折能力

父母要舍得让孩子“摔跤”,如果父母一路都护着孩子,让孩子在呵护的羽翼下成长。耐挫折能力为0的孩子,一点点小磕碰就容易崩溃。尤其是在校园的时候,孩子的胜负心很强,做手工比别人慢,考试没考好,情绪崩溃嚎啕大哭的情况常有发生。因此家长从小就要让孩子或多或少经历挫折,在孩子拼不出拼图,闹脾气得打散哭泣时。家长应制止其放弃行为,鼓励孩子重新拼完。毕竟“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只有在经历过挫折,孩子才能使心智时尚。在自己摔跤后,能自己爬起来。打骂是粗暴直白的教育方式,一遇到孩子哭闹就镇压,不仅会让孩子个性压抑,而且治标不治本。只有让孩子认识到行为是错误的,塑造孩子正确表达的习惯,才能让孩子不再依靠闹脾气来表达要求。

其实在6岁之前就要给孩子建立正向的价值观,给孩子们传达了正直、诚实的正能量,让孩子了解责任的内核是什么。愿每一位孩子都可以健康快乐成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442675
推荐日记
《语文打卡》
《下大雪了!》
《亲子日记(85)》
《《经典常谈》》
《二小.13班刘浩扬成长日记第六一篇》
《中华歌谣》
《呼兰河传阅读》
《规则》
《绿野仙踪》
《欢天喜地中国年》
《2024.2.1》
《《怎样不打不骂就让孩子服》听书感悟》
《阅读骆驼祥子第五天》
《2月1日》
《骆驼祥子》
《下雪了》
《30 不打不骂就让孩子服》
《史记》》
《王若琳打卡第4天》
《中华歌谣100首》
《听武老师讲假期弯道超车》
《《快乐的一天》》
《呼兰河传》
《下雪了》
《谨防习得性无助》
《孩子的成长蜕变》
《武校长的讲课》
《十二生肖《牛》》
《《声律启蒙》》
《32教育随笔:努力让孩子实现假期弯道超车》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