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点儿,妈妈还有事!”“你能不能快一点,妈妈说过多少次了!”
这几句话几乎天天挂在我的嘴边,可是大宝的一句:“妈妈,你小时候很快吗?”瞬间引起了我的反思。这段日子里我总是以成人的眼光和角度要求孩子,孩子也总是在无条件接受着我的催促,有时却还要抱怨孩子达不到我的要求,实属不应该。
毕淑敏说:“凡是自然的东西,都是缓慢的。太阳一点点升起,一点点落下。花一朵朵开,一瓣瓣地落下,稻谷成熟,都慢得很那。”其实,孩子的成长也应该是缓慢的。当我们在着急催促孩子的时候,不但造成孩子的心理压力,而且会让孩子把事情做得更差。
于是在晚上,我重新拿起了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书的开篇部分这样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书中的妈妈正在耐心等待孩子把蝴蝶结扎好,这个等待的过程就是让孩子成长的过程。孩子在自我探索中,终会找到扎好蝴蝶结的办法。
由此我更加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孩子不就是这样吗?当我们不停地催促,责备孩子的时候,我们感受不到孩子的优点。可是,当我们放慢脚步等一等的时候,会发现孩子不用催促也能把事情做好。
就像龙应台所说:“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作为父母,我们真的需要耐心,慢下来,理解她,做她成长路上的同行者,合作者,观察者,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