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 星期日 晴
亲子日记第259篇
这是曾国藩家书中的一篇,其告诫家中族人要谨守的原则。
就是说,不合乎道义的财富,不可以轻易接受。要做
一个好人,第一要在这个地方下手,能使得鬼神钦服,那么见识自然会一天天增进,志气会日益刚强。否则,不知不觉便堕落到了卑污一流,必定有被人看不起的一天,不可以不慎重。做光明磊落,鬼神钦服的人,名声一旦传了出来,信义一经确立,随便说一句则无事不成,不必要贪图这些小便宜。
论语中孔子曾提出不合乎道义的富贵坚决不取的思想。
孔子提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里,孔子提出了自己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富贵于我如浮云”,也成为后世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境界而轻视荣华富贵的宣言。唐朝伟大的诗人杜甫就写过“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不取不义富贵的观念成为历代大儒和名士的共识。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东晋时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他们都是鄙视不义富贵,保持洁身自好的君子,其嘉言懿行都为后人所称道。
一个人的富有不能仅用金钱来衡量,内心富足才是真正的富有。人的生存需要一定财富作为生活的保障,财富本身并不存在什么罪恶,但是一个人,如果“不义而富”,不仅受到鄙视,并且这样的“富”多半是蝇头小利。当富贵成为有些人的唯一追求时,他们就开始胡作非为。要知道“多行不义必自毙”,如果把逐利作为唯一的生存目标且不择手段地去谋取,不仅贻害大众,最终也会害了自己。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不一定做君子,但要像君子一样取“财”。一个人合理地获取财富,才能使财富真正地为己所用,光明正大,坦坦荡荡,而不会为其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