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暑假对着两个孩子的教育有时候也是空白,于是利用工作之余看了一下家庭教育课,今天分享主题《爱孩子也学会慢慢退场》。
世间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唯独父母对孩子的爱,以分离为目的。
龙应台曾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养娃一生,的确如此。
从在怀中须臾不离,到蹒跚着挣脱母亲怀抱;从哭闹着不去幼儿园,到青春期对外面世界无比憧憬;从独自一人赴外地求学,到组建小家、生儿育女……
能够主动退出孩子人生的父母,付出了比爱护孩子更多万倍的深情”
我们目之所及,都是对孩子千般忧虑,万般操心的父母。
-“乖,听话!”
-“这个你不会,还是我来吧!”
-“我都说过了,你为什么不听?”
-“不要自己倒水,小心烫手!”
-“跟着我,别乱跑!”
-“你管好学习就行,其他事你别操心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们说过,父母缺位,孩子会野蛮生长;而父母不肯退出孩子的人生,更可怕。
因为当父母总想干预孩子的人生时,无异于在跟他们说:没有我,你过不好这一生的!你不行的,我不相信你!
曾经有人做过一篇调查,发现最早离开父母的一批00后普遍存在“生活不能自理”的问题,而更深层的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的不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在该让孩子独立的阶段不给予他们适当的独立训练,相当于父母主动放弃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
这样做的后果,只会使得孩子越来越依赖家长,孩子的自理能力也会严重不足。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长远。孩子终有离开父母的一天,你终究要目送他闯荡世界的背影。
你是希望他被照顾得像温室花朵却不知如何应对外面风霜,还是希望他有生活能力傍身,不管遇到任何问题,都能从容应对?”
曾有人说过,孩子的格局源于父母的格局,孩子的高度取决于父母的高度。——但孩子的人生,只能由他自己去过。
真正的好父母,他们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粘在一起。
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
每一步分离,我们都应该为他开心:开心他离走上社会、成为独立的个体,又近了一步。
母与子,父与女,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分。
深情只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若父母把顺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让孩子童年窒息,又让孩子的成年生活无力。
“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若要孩子独立,父母必须适时退出。——这是所有父母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