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这个小故事,心里颇受感动。
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疼的孩子,她对别人会有更多的理解和爱心,遇到问题从不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让她在当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不小心走路摔倒了或者是在玩耍的时候碰到了桌子或凳子,碰疼了孩子当然会哇哇的大哭。家长为了安慰孩子,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故意举手打那个“肇事者”,“责怪”它为什么碰疼了孩子,做出给孩子“报仇”的样子。上周我抱着孩子回我妈妈家,孩子自己坐在垫子上玩,突然他摔倒了,哇哇大哭,我妈妈就在那拍地,我想这应该是所有隔辈亲最直接的爱吧,然后我妈就跟孩子说,咱们已经打它了,不哭了。孩子虽然小,但是可能觉得有些安慰,我突然一阵语塞,想对我妈说什么,但又没说出来。
但其实,在孩子看来,万物同物,对一棵小草说话与对一个人说话是一样的,对一张桌子、一个凳子的态度与对一个人的态度也是一样的吧。所以,只有父母言行统一,才能潜移默化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并稳定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做事的风格。“给小板凳揉揉疼”,教会孩子善良与豁达,才能真正的让孩子在人生的路上学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