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27
今天课上刘老师告诉我们,孩子有要求不要马上拒绝,听的时候是明白了,但是实践却需要反复练习。
儿子打电话给我说他要听故事,这会我正在忙着准备出门办事,听到儿子这么说,马上的反应就是拒绝了他的这个要求,因为他自己计划的听故事时间已经过了。
后来一边骑车一边想这件事,内心觉得我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所以到了地方一停车,就马上给儿子打回电话,问他是不是现在想听故事了,但时间过了,他表示是很想听,我就问他打算从几点听到几点,是今天改下时间,还是以后都改成这个时间,他说他就是今天想这样的时间听,我就跟他说我一会挂了电话就把时间调整到他想听的时段。
我们要看到孩子的内心需求,哪怕只是小小的需求,先理解他的感受,先接住孩子的话。
孩子的需求和愿望经常被拒绝和忽略,肯定会给他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的。
今天上午回到家,就看到儿子的作业将近完成了,昨天定下规则后,他对做作业这件事就特别上心了,也很认真,完成的速度也很快。
我心里考虑这算不算是一种外部的因素刺激,老师告诉我人做任何事情,肯定是要有动机的,孩子为了实现他的目标而去努力,而且他知道只有做完作业才能看电视,边界就有了,也有了主次之分,有边界感的孩子才更有安全感。
今天儿子玩游戏也是超时,但是他在超时后,不小心又进了一个新的游戏局里的时候,他果断拿给爸爸,让爸爸帮他完成这局,儿子的这种做法就是他在努力控制自己,这是儿子在玩游戏这件事上的努力的行为,我需要看到的是这个地方。
慢慢地,我就能马上看到儿子进步的地方,也能给他马上做出反馈,这样进步就会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