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往往不能独立做事,不能应对各种环境的挑战,这样的孩子还会认为自己能力不足,甚至会否定自我,长此以往就容易形成腼腆的性格。
在家教过严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由于长期受“压制”,个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在行为上容易表现出顺从、自卑、害怕参与社交等特点。因此,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或者家教过于严格,都有可能会造成孩子腼腆。
另外,孩子以往的失败经验和教训也会令他失去自信,甚至产生恐惧,以至于一遇到类似的情形就胆小、害羞,甚至紧张退缩。
改变孩子腼腆、害羞的性格,父母要深入了解孩子,认识到孩子腼腆的真正原因,不要操之过急,强迫孩子一下子变得落落大方。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同时教给孩子必要的社交技巧,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消除社交恐惧心理,增加社交经验,从而提高孩子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孩子腼腆、害羞,父母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社交行为让他锻炼一下,比如打招呼、问好等。当孩子有了哪怕一丁点儿进步时,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适当的赞美,逐步帮助孩子树立与人交往的信心。
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给他贴上腼腆的“标签”,说他是个害羞的孩子。殊不知,这种暗示会深深植入孩子的内心,他会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样子了,不可能改变。可能以后他还会利用这个“标签”来逃避不喜欢的人。
改变孩子腼腆、害羞的性格,父母可以 多给孩子讲一些故事,让那些不害羞、胆子大的主人公影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