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 星期— 晴 亲子日记第1026篇
说话是一门艺术,我们要教育孩子如何说话,就要自己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平日里,我们教育孩子,总是说着说着,不知不觉就提高了音量,带上了情绪,逼迫孩子们看我们的脸色行事,让他们根据我们音量的高低,来判断事情的严重性。
我们常常为管教孩子效果不佳而束手无策,不管是嚷嚷不休地说服教育,还是大喊大叫地命令教育,孩子全然不理你。如果经常对做错事的孩子高声斥责,不仅收不到效果,反而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心理健康有不利的影响。这时我们就要考虑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采用温声细语的低声教育。
大人批评孩子,不同的声调会收到不同的效果,用低声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因为低声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绪平和一些,让孩子不会感到害怕、被威胁,使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有所松动,有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用低声批评孩子,不仅可以使对方集中听力,而且也可以让孩子不使用高声来发泄。有的孩子吃软不吃硬,父母训责的声音越高,孩子反抗的声音也会随之升高;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时间最长的老师,我们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静,开口大声责骂的父母,肯定对孩子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低声教育的话可以赶走父母和孩子双方的愤怒情绪,使得双方和平相处。
语言、语调的威力到底有多大,相信生活中的父母和孩子都深有体会吧?所以我们和孩子说话时,应教育孩子:急事,慢慢地说;大事,清楚地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没发生的事,别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开心的事,看场合说。
城东路小学 王宁浩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