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3、4岁进入识字敏感期,他们会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会主动问家长:“那个箱子上写的是什么字?那个牌子上的字怎么读?”这时家长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孩子开始认字了。另外小学一年级要求学生要识字950个左右,会写350个字左右,如果孩子完全没有识字基础,孩子刚上小学在学习生字时会遇到困难,会觉得功课太难,太累,很容易滋生厌学情绪,让学生和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很难有一个好的开端。
孩子识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等孩子开始认识一些字了。于是又进一步,从由家长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孩子指着我来读。他指到哪,我读到哪。逐渐地,孩子理解了文字的作用,把故事与文字联系到了一起。文字在她的眼睛里一点也不空洞枯燥,文字是有内容的,文字就是故事,是有趣而生动的。当在公共场所时,总是不失时机地指给孩子一些文字看,比如在火车站我给她读“禁止吸烟”,告诉她这里人很多,空气不好,这个牌子告诉大家不要在这里吸烟;逛动物园时一起读指示路牌,然后我们就找到了想要看的动物;进了商场,先一起看购物导示牌,顺利地直奔我们要去的楼层。
让孩子养成一个习惯,看到字就读出来,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本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仅孩子学起来轻松,家长实际上也轻松,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