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轮的角逐,语文教学大比武,终于落下帷幕,每一次的赛课,对于上课老师来说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痛是因为一次次的试上,评课、修改,将老师的上课激情消磨殆尽,尽管焦虑但依然快乐着。俗话说:听不如看,看不如上,上不如赛,老师只有在赛课的过程中,走出去看一看,收获才会大,提高的速度才会更快。我想用“自我沉淀,幸福成长“”来回顾我这两个月的心路历程。 一、设计篇:多研读,挖教材我认为教师赛课课题的选取非常重要,要结合自己的气质类型和擅长领域来选,我个人比较擅长指导学生情境朗读,在我们办公组的共同建议下,最终确定了《狐假虎威》这一课。一是:这个故事大家比较熟悉,听课老师一般没有读过文本也能听懂我在讲什么?二是:这篇课文的语文元素就是角色朗读,是我所擅长的。备课前,我先研读了教材和教参,其实,越是简单的、熟悉的课,越不好上,语文教参给出的教学建议很平平常常,我要挖掘出不同于教参的思路,让人眼前一亮,运用各种渠道搜集资料,观看大师或各个省级讲过的狐假虎威优质课,多少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但是还不是我想要的那些东西,继续深挖教材,狐假虎威是成语,我想古人是如何发明成语的,为什么发明成语?成语有什么用,顺着这个思路,慢慢深挖,让我对课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其实学习语言最终就是运用,就是现在说的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通过前期的搜集资料,我最终确定了看图猜成语——指导朗读——角色扮演——古往今来——运用语言——德育升华——书法指导,这一教学思路。二、磨课篇:多倾听,取精魄在整个赛课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磨课阶段,也是一个老师成长最快的阶段,在此感谢邢主任一次次的指引和鼓励,感谢二年级办公组对我真诚的指导,感谢爱玉、高静、文娟老师帮着我去熟悉学生,感谢实小语文团队全体成员对我提出诚恳的建议,让我的课更加完美,感谢你们让我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前行的路上有你们陪伴真幸福。开展“磨”课的研讨,每次的确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看到每一次经过修改的课都有质的蜕变,惊喜也一次次打动着我。正是一次次的磨课促使我在赛前做了大量的阅读准备,让设计更周到,以及设计中对教学情景的超前想象,都让我在面对教学中的细节时,保持高度的清醒,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一些突发状况能瞬间生成处理的对策,多倾听别人给出的建议,至关重要。三、赛课篇:展风采,促成长怀着忐忑的心情去了里店小学,我是第4个讲的,看到前面几位老师讲,我不安的心放下了,给我触动最大的的是第二轮赛课,前后只有5天的准备时间,时间比较紧,刚开始我有点慌,搜集资料的时间太短,后来慢慢冷静下来,构思自己的识字课,外出赛课,就是学习的过程,育才辛娟老师的字词句运用课,有着老教师的沉稳、大气和深度,始终围绕“一段话一个意思”无痕的渗透写作方法,让我耳目一新。核电隋蓓蕾老师的字词句运用课,围绕“三字俗语、借物喻人、问号、语气词”的运用,给予孩子大量的拓展,让课堂有了高度。我选择的《日月明》识字课,选取的点是“有趣的会意字”主要挖掘新颖的识字方法,有幸得到张建华主任的点评,张主任一句话:晓梅啊,有趣的会意字,你的趣在哪里?你的课如果讲形声字也通用,你想想是不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的课整个思路是错的,应该挖掘会意字的趣,挖掘出从古至今,这样的课才会有深度、高度和灵动。四、后续篇:成系统,自修行庄子说:“大知闲闲,大言炎炎”教学要有知识和文化的支撑,底蕴深厚,才会在课堂上呈现出大气和底气!下一阶段,我打算利用寒假的时候,从小学到初中,甚至到高中的语文课本都借来读一读,系统的学习一下语文,其次,把这次的江苏青年教师优质课利用假期在回看一遍,慢慢修行,沉淀自己。一个词能生出情智之根,一句话能长出情智之叶,一段字能开出情智之花,一个篇章能结出情智之果,愿大家都可以成为同行路上的点灯人,成就他人,成就自己,成为更好、更幸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