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6日。星期六,天气晴,今天又是周六了,我又来到母亲家伺候母亲,在中间不用做饭,不用忙的时候,就坐下来听武校长,张老师往期的直播课。其中有一个是管理情绪,破解焦虑,讲的非常好,让我觉得受益匪浅,把我的一点感悟写下来。
张老师讲只有自卑的人,才会通过控制孩子,控制家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来得到别人的肯定。这样自卑的人才觉得有了自信。然而真正自信的人会比较宽容,因为他自己本身比较宽容,就不用通过控制别人来肯定自己。
对于这一点我深有同感,因为我就是一个控制欲望很强的母亲。我小的时候很自卑,因为我在那个很多子女的家庭中(我姐妹兄弟姐妹很多)在家庭中只有通过讨好母亲,讨好姐姐妹妹,来让自己过得比较舒心一点,就是人家俗称的乖乖女,上学听老师的话,在家听父母的话。也不敢有自己的主见。而且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很差,穿的吃的都不如别人,所以上学的时候特别自卑。自卑的性格导致我见到陌生人都不敢说话,也不敢表达自己 不敢与他们交朋友,怕她们嘲笑。为了有人喜欢我,我就拼命的学习,希望我有一个特长,能吸引他们接近我,所以我对自己的学习要求的很高,很努力,这给我带来了学业上的优秀,也给我带来了学习上的兴趣与动力,学习上的自信,尽管后来有女生主动与我交朋友,但是我感觉人际关系一直很困扰我。我没有几个很要好的朋友。然后我对与男生交往也不太懂,觉得只要有人对我好就可以了,于是就这样我与同学结了婚,结婚以后才发现我们三观不正合。后来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就想我的孩子一定不要像我,活得那么自卑,然后我就给他们买好吃的好穿的,孩子想要的一切尽量都满足他们,但是在学业上,我一直也对他们要求的很高,从小学我就一直监督两个孩子的学业,希望他们成绩能一路领先,像小时候的我一样的去努力,但是我忘记了,他们根本没有我那个前提,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根本体会不到我那个年龄阶段所有的处境,他们做不到很努力,我就很生气,我就控制两个孩子,让他们按我说的去做,如果不按我说的做,我就会生气地批评他们,声音很大,有点像河东狮吼。其实每次吼完,我都觉得特别无力,因为你吼的背后代表了你根本控制不了他们,他们有可能表面上听了你的话,实际上内心并不认同你的方式,他们依然自顾自,所以导致我的情绪越来越不不稳定。直到孩子青春期到来,孩子有了反抗,开始了更加历害的权利之争。老公这边,我也控制老公,我想让他按我说的去一块控制孩子,孩子小就得控制着他们,让他们按我们家长说的去做,少走弯路,其实这并没有给孩子自由选择权。他们少了一部分人生经验。你想想这样控制下来的孩子不就成了木偶吗?但我一直我没有想到这些,一直想的就是他们小不懂事就得家长领领,其实这个所谓的引领应该就是我的控制,我感觉。老公不同意配合我的决定,我们经常起冲突,然后我们的教育观念的不和,导致两个孩子倾向于听他们父亲的,当然父亲的决定是让他们轻松的,孩子们懂得钻空子的。
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吃亏的是孩子们,我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一直认为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直到今天听了张老师的课,忽然醒悟,我这么多年使劲的控制孩子,还是自己缺乏安全感,缺乏自我认同感。不应该让孩子的优秀来肯定我的成绩,其实应该放孩子一马,让他们走他们的路,我来走我的路。把孩子的人生还给孩子。
一直不明白,有一句话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只是借由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在你的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他们有自己的人生,你可以给他们爱,但不是你的想法。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我曾经无数次的在夜里问自己:怎么孩子的人生就是孩子自己的人生了,他们的人生不是与父母捆绑在一起的吗?如果孩子将来不能独立,还不是一样的拖累父母一辈子,这不就是与父母捆绑的人生吗?怎么就是孩子自己的一生呢?其实我这样想的背后,潜意识是恐惧孩子将来如果不独立会拖累父母。这哪是对孩子纯粹的爱呀?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就是相信孩子,相信我的孩子,将来一定能行,我自己缺乏安全感,带来的是恐怕孩子将来也不行。我这种灾难化的思维,今天必须做出改变,不然将来会害苦了我的孩子。只要意识到就必须去做出转变。相信自己一定可以。
非常感恩感谢家长小本平台,让我遇见这些老师,遇见你们是我今生最大的福分,你们免费直播,给广大家庭送去关于家庭教育的千万的福音,让亿万家庭成长起来,小的方面来说这是对家庭的贡献,大的方面来说这是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真的是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