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好阅读与坏阅读这一节的内容,仿佛触电般为之一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自然是十分注重孩子的阅读量,读了尹建莉老师的“好阅读”与“坏阅读”,结合自己对孩子们的要求,对阅读又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既然想要孩子阅读,那么就应该让孩子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情,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他目的。而这一点很少体现在孩子们的身上。从孩子们的阅读中,我几乎没有看到“乐趣”、“热情”、“引人入胜”等字眼的提现,仿佛阅读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和家长布置的任务,许多家长跟我聊天时也曾提到,自己给孩子买了很多书,可是孩子就是不感兴趣,从来不读书,学校布置的“书香伴我行”活动一展开,家长们非常积极,每天朋友圈打卡,但是也有家长跟我说:“每天要打卡时孩子迅速拿起书本摆好姿势,拍完了就把书扔一边玩去了,就是不喜欢读书怎么办呀?”其实,这也就是有趣之外的“其他目的”了。孩子们觉得阅读的目的就是“发朋友圈”,而不是真正投入到书本中,感受书香的味道。
首先要说的是,这项活动本身是有意义的,只是家长在跟孩子在进行过程中,有了一些偏差。当我们想要孩子阅读时,千万不要跟孩子说:快点读书,我给你拍照这样的话,也不要拍完照片立马转身离开发朋友圈,这对孩子的阅读习惯以及兴趣的养成,是一种极大的干扰,这样的阅读,也是属于“坏阅读”的一种了。在属于孩子的阅读时间里,不要逼迫孩子必须立马读书,可以先放下手头的工作。跟孩子简单聊聊天,鼓励他自己拿起书本阅读,当他真正投入地去读的时候,你只需要在一旁静静陪伴,把他最美的读书姿势悄悄记录下来就可以了。阅读需要陪伴,高质量的陪伴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要想让孩子爱上阅读,那么我们所有人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的一项乐此不疲的活动。好的阅读习惯是要慢慢养成的,这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不要让孩子为了任何目的去阅读,不要在乎孩子记住了多少,或者能背下来多少,只要让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