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虎妈狼爸教育利与弊
喏喏

2022.8.6 星期六 晴 日记第105篇

狼爸:萧百佑,主张棍棒教育,“三天一顿打,孩子上北大。”

虎妈:蔡美儿,逼迫孩子学特长,考入了好大学。

为什么孩子在挨揍的时候会听?

因为孩子实际上是在“趋利避害”,揍他让他难受的程度大于他要做的事给他带来的难受程度,所以他会两害相较取其轻,选择去做那件事。

打管用,但不是永远管用,打皮了,就会感受递减,形成衰减效应。

做父母不要用武力,一定会给孩子留下伤害。

当神起手将要打孩子的时候,先觉察自己,感觉到自己难受了,就是改变的开始。

喜欢自己的不习惯,就是改变的开始!

关系重于教育,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他自己的思维方式,虎妈狼爸的教育一定是弊大于利!

做虎妈狼爸失败的概率是99%,不要盲目向人家学习,正确的教育有奖有罚,有肯定有批评,而不是只看到孩子的缺点抓住不放。

所以要童蒙养正,做错了接受惩罚,做对了接受表扬鼓励,泾渭分明,奖罚分明。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把握好尺度。通过和孩子制定规则,如若违反再实施惩罚,这是孩子认可并接受的。

图像

解读:

虎妈狼爸孩子真正的成功不来源于打骂,而是来源于家长对孩子的不包办,对孩子要求严格意味对孩子不包办,啥事都让他独立去做,孩子能力也强,没有从父母那边得到成就感,但是他从所掌握的技能,所学的知识比其他孩子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愉悦感。

孩子不是因为打才成功,而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就感,然后推动他一直向前。

为了打而打;高兴的时候不打,不高兴的时候就打;孩子一定受伤害。

有规矩的打,有尺度,这样的打,孩子是认可接受的。

对孩子的打骂大部分都是家长对自己情绪的宣泄,养成了习惯,孩子就是和冤大头,变成家长情绪的一个宣泄,一个载体。

现在的家长既包办又打骂,把负面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不让孩子去独立,包办了孩子的一切,控制了孩子的一切,还想控制孩子的一生。

现在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什么需求,不懂得珍惜,家长再惩戒他,他就感觉没意思,导致想不开。

人生三步:

1.少年惜福

2.中年积福

3.老年享福

少年时不要把福都给孩子,要有缺的地方,拿缺的地方让他建立自己的需求感,有了需求感才有奋斗目标。福足了就会满,满则溢,一旦给孩子足了,孩子就没有希望了。

要避免三大包办:

1.精神包办(心理包办),家长精细的养孩子,孩子精神上面调节的能力被家长剥夺了。

2.社交包办(交往包办),孩子所有的社交由家长来帮忙搞定。要粗养孩子,不要为他想太多。

3.身体包办(生活包办),认为孩子只有学好习就行,家务从来不让做,孩子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把孩子的能力都给剥夺了。

从孩子的体罚到棍棒教育到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链条,人内心的丰满来自于童年的灌溉,童年如果缺了,一生都是空的。

不要拿虎妈狼爸的教育例子照搬实行,那是个例,概率很小。孩子真的不能靠打来培养,来教育。偶尔的有打,千万要把握好尺度,否则不要动孩子。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670879
推荐日记
《每天重复的生活》
《2022.8.6 星期六 李雨泽》
《宝贝快乐294篇》
《套圈》
《亲子日记第303篇》
《桐嘉妈妈亲子记》
《棒棒糖[[EMOJI:%F0%9F%8D%AD]]》
《坚持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优秀的习惯》
《做米饭》
《8月6号~星期六~185篇》
《(第575篇)与众不同的七夕节》
《周五》
《周六不想写作业的节奏》
《“好阅读”与“坏阅读”》
《反思~8[[EMOJI:%F0%9F%88%B7]]️6日~亲子日记190篇》
《练习数字1》
《录取通知书已收到296篇》
《第140篇亲子日记之为什么呀?》
《亲子日记第711篇》
《虎妈狼爸教育利与弊》
《抓阄》
《亲子日记第220天》
《假期啥时候结束》
《多读书,读好书》
《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
《《小壁虎借尾巴》》
《好阅读与坏阅读》
《雨昕日记打卡第13天 2022年8月6日 星期六 天气晴》
《只要在变好,慢一点也可以》
《愉快的假期》
下载家长小本APP